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后感(2)

时间:2021-08-31

  【篇四: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我是一个小学老师,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很想教育好我的学生,我更想教育好我的孩子。工作上我勤勤恳恳,教育孩子我也丝毫不敢懈怠,在孩子身上我和众多的母亲一样,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总觉得孩子的发展离自己的目标还差很远,对自己教育孩子的做法也有诸多困惑。正好假期学校为老师们购买了一批图书,一拿到《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本书,我饶有兴趣地读了起来,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做法令我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

  其实教育自己的孩子和教育学生一样,并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法则。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完全不同,当然教育方法也不同,我们要有选择地学习别人的好的做法,更要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不少家长和老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往往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总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往往不自觉的把自己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因此,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开始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艰难旅途。其实,这都是我们作为家长的没有放平心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不顾他们的感受,最终受伤害的会是我们自己。因此,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首先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回想自己的童年时,往往会有很多的乐趣。踢毽子、扔沙包、跳皮筋、抓石子、捉迷藏……,说来一大串,当时玩耍的乐趣至今记忆犹新。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们又是多么的可怜。每天除了必须的作业外,玩的内容很少,更甭提有多少花样了。父母都很忙,小区中有几个同龄的小伙伴就已经很不错了,但也大多数忙于课外辅导班。因此,上网玩游戏就成了孩子们的主要乐趣。我们在批评孩子们不懂事的同时,也应该想一想,其实孩子们已经很可怜了,他们的童年在我们过多的保护下,已经失去了很多的乐趣。正如张文质老师说的:“对很多人而言,童年的痛苦几乎就是一生的痛苦。”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快乐的童年,尤其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读了《教师应该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本书,我知道了在教育孩子时,只要我们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教师教育的学生有很多,但自己的孩子却只有一个,该怎样教育,对于别人的方法,只能是借鉴,更重要的是应该从自身出发,根据孩子的特质实施教育。所以希望每位家长要适度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篇五: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非常感谢校长发给我的《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本书,看了之后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充分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独立和好奇心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成全一个孩子比较完整的人格。”只要做父母的不过度看护,孩子就可能显示出追求独立的天性。所以,教育孩子要学会放手。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孩子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自由空间?父母的过分保护往往会束缚她们的天性。我们的爱最终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我看到这里不得不要自己反省,孩子在开心的玩的时候,我会随着自己的性子打扰孩子的活动,看完书后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孩子高高兴兴的的在自己的世界中玩耍,我为什么不在旁边保护她不受到伤害,而要强制性的夺走孩子的愉快世界。

  以后我一定做到还自由的空间给孩子。守望孩子是我的责任。我不可以走得太远,也不可以走得太近。走得太近了。她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感到受压迫。她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她有了安全感,她安全地居住在她的大地上。我不可以以“看护”或者“爱”的名义,做干涉她自由生活的事情。

  二、留更多的美好回忆给孩子的童年

  张文质在文章中说“我常想,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的童年有更多美好的记忆,童年不仅塑造未来,也是我们不断返回的栖息地,几乎可以说童年的生命质量就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

  我的孩子还很小所以我很幸运在孩子的童年没有到来之前让我看到了这篇文章,这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我的孩子的童年留下更多的美好的回忆。

  余岱宗曾说过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按照拉康的说法,要经过一个“镜像”阶段。这个“镜像”就是一面镜子。儿童从这个镜子里认识自己是什么样子,同时,也从父母、小伙伴、教师那儿获得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信息。

  三、告诉她健康快乐最重要

  张文质在文章中说我深信坚强、乐观、善良一定会成为她一生最大的财富,时间会证明这一点。人出世的唯一目的大概就是为了开心。独自承担之所以能够忍受,是因为这个世界原本为她提供了足以让她开心的事与物。这些事与物就在孩子的身边。孩子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令她开心的事与物。

  因为健康快乐才应该是人来到世上最根本的理由。所以如果我的孩子成绩平平,但不乏善良、感恩、有孝心、宽容、大度、幽默、爱好广泛、善于沟通与交流等品质,那么仍然认为我的孩子是非常优秀的。所以我将来应该在家里营造一种宽松而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女儿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不是我的私有财产,也不是我实现野心的工具,她的人生必须由她自己去书写,我能够成全的唯有爱,对她的真爱。

  【篇六: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捧着《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本书,我一口气读了一遍。总觉得每位教师的话似乎都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细细品来,每一篇文章又都有其过人之处;每一篇文章都渗透着浓浓的爱;每一篇文章都渗透了深深的情。提笔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你的作业做好了吗?”这是我们既为人师又为人母常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是许多家长经常问孩子的一句话。对于这点我就感触颇深,去年从一年级包班开始,为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我不断进行尝试。因为“作业”历来是刚上学的孩子们面临的难题,而我又坚信“不陪才能养成好习惯;不管才是最好的管!”为此,如何培养孩子自觉地学习习惯我是绞尽脑汁:每天的作业能少则少,尽量布置孩子们容易做的,让每个孩子均能独立完成的。但我的要求是:一回家就写作业,每个孩子都必须做到,家长签字也主要是这一点。

  我想,这也得益于老师的教育理念吧,先一点点来,再多一点点,这样,让孩子们养成习惯后就不会觉得做作业是一件痛苦的事了!几个学期过去了,我发现,就算不提醒,孩子们非常自然的认为,放了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晚上已经不再想看电视了,做完作业,吃完饭,我们就读书!现在,众多的'孩子随身都带着小本子,把作业记到本子上,虽然只是一些符号,第几页到第几页,但这也是一个进步,知道要自己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我每天还是要问“你的作业做好了吗?”“做好了”那就是不仅仅完成作业,而且努力做好了这些作业。今后,我还要努力培养孩子向“做好了”的方向发展。我希望听到每一个孩子自信的声音:“我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