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关于学期教学计划汇总5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期教学计划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期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是八年级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成绩的最关键的时间,作为物理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三.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学期教学计划 篇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高一内容掌握地比较好的学生不多,故加强基础教学。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部分学生甚至有排斥感。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学期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分为选修3-2与选修3-4。选修3-2为电磁学的后半部分,电磁感应与交变电流为教学的重点,选修3-4为机械振动、机械波与光。本学期任务较重,要求在本期内完成选修模块的教学任务,以便后面高考复习时间上的安排,便于对学生进行高考的第一轮基础复习。

本学期教学目标

  旨在让学生掌握电磁感应、交变电流、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去,明白物理源于生活必将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体会到通过使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优势与便捷。本学期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应向高考相靠近。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教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结合起来;

  2.认真备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4.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5.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一、划时代的发现;二、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第四章电磁感应)

  2

  三、楞次定律;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五、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习题课;六、互感和自感;

  4

  七、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复习课;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5

  一、交变电流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习题课;(第五章交变电流)

  6

  三、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四、变压器;

  7

  五、电能的输送;习题课;复习课;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8

  一、简谐运动;二、简谐运动的描述;(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9

  三、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习题课;四、单摆;

  10

  实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五、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复习课;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11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12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二、波的图象;三、波长、频率和波速;(第十二章机械波)

  13

  四、波的反射与折射;习题课;五、波的衍射;六、波的干涉;

  14

  六、多普勒效应;复习课;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15

  一、光的折射;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二、光的干涉;(第十三章光)

  16

  三、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习题课;四、光的颜色色散;五、光的衍射;

  17

  六、光的偏振;七、全反射;八、激光;复习课;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18

  一、电磁波的发现;二、电磁振荡;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章电磁波)

  19

  四、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五、电磁波谱

  20

  期未复习;

  21

  期未测试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学期教学计划 篇3

  新的学期又已开始,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制定一下计划。

一整册要求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3、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4、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5、初步掌握“图形的相似有关的知识。

  6、能灵活应用有关知识解直角三角形。

  7、掌握“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应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二单元要求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基本性质。

  2、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乘除法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3、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能运用二次根式的有关性质进行化简。

  5、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配方的意义,会用直接开平方发、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接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6、会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

  7、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相似,知道相似、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种变换。

  8、知道图形相似的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已知线段是否成比例,了解黄金分割。

  9、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及其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0、了解图形的位似,能用位似的方法将图形放大或缩小。了解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以及有关应用。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11、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锐角三角函数,知道30度45度60度的三角函数值,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12、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3、回顾实验结果,发现预测概率的可行性,体会概率值的含义。会利用分析的方法(画树状图和列表),预测简单的情景下的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对于一个概率问题,能从分析和实验 两个角度加以解决,体会概率的含义。

三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1、二次根式的概念在数的开方上展开的,同时又为下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到运算法则,应给于学生留下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机会。

  2、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置于实际情景之中,感受和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回到实际问题中进行解释、检验和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观。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3、从实际问题引入数学内容,让学生在观察、测量、画图、推理等方法让学生探索得出结论,强调发现过程,加强合情推理。

  4、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各种应用尽量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减少单纯的解直角三角形。对实际问题的选取,主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5、教与学的形式以学生的合作探索活动为主。选取的问题力求贴近学生,重视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意识的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教材重难点

  1、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实际问题应用。

  3、相似三角形的判别、及其应用,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线定理。位似图形的变化。

  4、锐角三角函数、和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5、画树状图和列表求概率。

  课时安排

  1、二次根式8课时

  2、一元二次方程14课时

  3、图形相似14课时

  4、解三角形14课时

  5、随机事件的概率1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