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周记(2)

时间:2021-08-31

语文周记 篇2

  人的一生当中肯定会面临无数的陷阱。在少年时,网络就是对于人们的好奇心设下的一个完美陷阱,让蒙蒙憧憧的儿童沉迷于此,无法自拔。成年时,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我们放弃了所谓的仁义,选择做小人,等到东窗事发才发现不过做了一件千古错事,只会一臭万年罢了。晚年时,人们只图能安养晚年,儿女成家立业,能抱个大胖孙子罢了,就因为古时男女差别,才导致一场场不幸的婚姻,等自己入土为安时,才后悔自己的封建思想,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生命与大义的意义,似乎只在一瞬间的事,错与对;正义与邪恶,完全取决于我们本身。当中国面临日寇侵略的时候,爱国的青年义士发起了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而一些神经麻木的中国人却选择了当汉奸走狗,背叛自己的祖国,遭受国人斥骂。当抗日战争胜利之时,他们似乎也明

  白了自己的处境,横竖也是死倒不如自己死的痛快,这样他们既失去了生命,有丧失了大义,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一个不为人知的老乞丐,天天沿街乞讨他无时无刻都在为人民服务,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到街上乞讨,一个小女孩在街道中间玩耍,结果一辆普京轿车横冲直撞的朝那女孩开去,完全没有刹车的意向。当时老乞丐什么也没多想,只身奔向小女孩的方向用力推开小女孩,女孩幸存了,可老乞丐去去世了,他临死前依然保持微笑。试问,在这老乞丐面前,我们是否感到愧疚呢?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学习这种舍身取义的崇高精神,陈涉发出“王侯将相令有种乎”的号令,是为了解救无数生活在秦残暴统治中,让我们深深的为老乞丐鞠躬,从此为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奉行吧!

  朋友,你将是中国的新希望,让我们燃烧希望之光,为建设一个民主的国家努力吧。

语文周记 篇3

  X月X日 X天

  瞧,这位挺着大肚子,身穿孕妇装,脸上总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她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

  我们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尤其爱听她的语文课,她讲作文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是我们兴趣怏然。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作文,爱上了老师的作文课。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迅速跑回教室,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说:“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我们先讲一下这次作文的要求,我们这次作文的题目是军训中令你难忘的一件事,要求我们写真实发生的事。如果不是真实的事,不管你写得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文章。所以要求真实。”这既可老师讲得格外生动,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这次作文写得很成功。

  还有一次老师组织我们做一次小练笔,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老师在公布写作条件之后,给我们拿出了上次写得作业,取出了几篇好的,几篇不好的,依次读后给我们听,让我们找出优点和缺点,把好的写作方法安装自己的作文中去,把不好的脊柱,不让它在自己的作文中出现。老师对我们提出许多要求,我们铭记在心,把作文写好。

  语文老师就是这样教导我们作文和学习的,我们有这么一位语文老师,怎能不感到高兴呢,我们对写作怎么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语文周记 篇4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后者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则强调语文课程的发展性,而比较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学活动都以理解为重点,前者是理解课文的知识内容,后者是通过理解课文发展学生智力。两者都是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刷子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刷子李的绝活是什么?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刷子李的绝活?3、找一找徒弟曹小三的态度变化?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三、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