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

  《不做教书匠》是管建刚写的一本书。本书探讨了教师如何发现和完善自我,如何才能更具有职业竞争力,如何才能顺应教育变革走一条少些坎坷的职业发展之路。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1

  很荣幸又一次拜读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每当读到“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这章节时,心中激情万分,感受颇深。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被日常教学常规,琐碎之事占满时间,每天都忙忙碌碌,但又不知道时间都去哪了?总是找不出时间来阅读一本完整的书。

  我们都知道,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把课堂这块主阵地看好,教学质量也有保证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单单是把握好课堂上的时间,更重要的就是课余时间,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以外的时间——五个小时的“次阵地”时间。

  课堂的主阵地要精彩,离不开课堂外的五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打底。那么,只有把五个小时当主阵地的教师,才是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教师,才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教师。

  一个注重自身发展的教师,一定不会让宝贵的五个小时在不经意中流失,除去必要的辅导学生时间,批改作业时间,处理学校大会,小会的时间外,还有很多这样零碎的时间,只有好好利用这样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把这些零碎的时间利用在读书上,读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书,日积月累,你积累知识多了,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上展示你的魅力和才华。

  一个老师只有把课堂之外的五个小时时间用好,一定能影响学生并实现教学相长。如果五个小时不够,那么不妨晚一点下班,或是早一点上班。对一个敬业的教师来说,下班的铃声响了,并不一定意味着工作的结束,那就晚一点下班。下班以外的时间做事,也许与报酬无关,与奖金无关,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能看出一个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教育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态度。

  下班后的时间,一般都是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但若能利用好下班后的时间,终身学习,把工作和学习,当享受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如果想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那就像管老师那样,利用好五个小时,利用好课堂以外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2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活到老,学到老,养成良好的、持久的读书习惯,才能让不年轻的自己智慧迸发,情怀豁达。自己的精神生活会天天充满阳光,并让其学生受益终生。

  本学期按照学校要求,读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书中的好些故事并不陌生,回顾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经历——认真备课、上课,对学生负责,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适当培养学生的人格。我以为做了一名不错的教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才恍然大悟,我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什么是真正的教师。心灵的力量、情意的关怀、人格的熏染、文化的气质、智慧的实践。我,一个初中数学老师到底能具有哪几条来完成这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呢?怎样才能做到“匠心非匠”呢?

一、在研题做题中不断深化自己对初中数学的热爱。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解题研题能力是基本能力。面对一个新的数学题,首先自己应该兴趣盎然,利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才能引导学生做数学题的兴趣。可以俯下身倾听学生的解题思路,向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也可以虚心向解题能力强的老师,学生学习。以学习的姿态面对数学教学中遇到的新题,难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做一个具有心灵力量的数学老师。

  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热爱数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每个学生都应在数学学习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可以不同,但不能放弃学习,放弃进步。能鼓励表扬学生,更敢于管学生,批评学生,使学生能静下心学习。在现实的妥协中坚守教育的理想信念。`

三、做一个具有情意关怀的数学老师。

  要做一个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每接一个班,每带一批学生,就力争和学生建立起初恋般的美好情感。真诚地表扬他们的进步,尽可能地鼓励,帮助他们。

  从今天开始,努力做一个更好的教师,做一个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教师。努力做到“匠心非匠”。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3

  读完《不做教书匠》这本书,给了我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就如同在渺无天际的大海中找到了明灯,它让我对自身从事的职业和自我发展的方向,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定位,让我明白自己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将要从事一生的教育事业。

  书中,用八个篇章为我们阐述了成功教师的八个目标:“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作者管建刚校长在文章的撰写中,可谓用心良苦,他将自己多年的教育感悟和盘托出,既有生动鲜活、原汁原味的教育轶事,又有意蕴丰赡、高度升华的教育思想,文章的字里行间闪烁着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光芒,流淌着对青年教师的殷切期盼。

一、尽职尽责是为人师表的“第一要务”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是事业,教师的工作是个良心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承担好育人责任,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像一个人没有了家庭责任感,这个家庭就不会幸福;一个人对工作没有了责任感,他的人生就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成就一样。一个教师要想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就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责任”。

  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任,就是要学习。对自己有责任感,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学不可以已”。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人的身体的发育有年龄限制,人的精神发育却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到哪个年龄,精神就停止成长的事。教师应该走了一辈子精神发育的路,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未来的学生抛在后面,才不会被未来的学生称为“老古董”。读书,是精神一辈子修炼的需要;读书,是教师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知识更新这么快,如果不学习或不善于学习就会被淘汰。当课堂上我们对学生口里说出来的新名词一无所知时,当我们不小心把知识讲错了又要更正时,我们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教好小学也并非易事,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正如管建刚老师所说,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要系统地学习教育专著又要广泛地涉猎,我们既要做“专家”又要做“杂家”,所谓“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正是这个道理。书读多了,眼界开阔了,文化底蕴深厚了,你在课堂上就会游刃有余,你的教育之路也会随之宽广起来。

  其次,要对学生负责任,就是要博爱。最近,“最美的女教师”张丽莉的名字已经传遍全国,她成为了影响一代教师的楷模。张丽莉老师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救学生的壮举是一种正义的冲动,形成于长年累月的行为习惯,源于她内心深处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当然,现实中我们可能并不会有像张丽莉老师那样舍身救人的机会,但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她的精神、她对学生的博爱。如何爱学生呢?“教育是朵带笑的花”是书中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章节,所有孩子都喜欢老师能把微笑挂在脸上。当我们能微笑着倾听学生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不动就批评教育,那学生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我对学生们微笑,学生们也对我会心的微笑。这样以来,课堂氛围轻松了,课还是这么上,作业还是这么布置,但是教育效益却提高了。

二、探索创新是专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加快专业成长是一个伴随教师职业终生的课题。一个真正的教师,他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育手段的运用,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教育契机的捕捉,都有着极强的专业能力、素养和精神的要求,并且,所有这些都必须在教育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才会产生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一是要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我们不做没有思想的教书匠。那思想从何而来?我认为思想是智慧的结晶,抑或说是智慧的积淀,而智慧的生成源于思考,所以你要想跳出教书匠的圈子,就必须学会反思,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不要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堆积如山的作业上,不要把高耗低效地重复强说成责任心强的表现。我们要时刻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课堂是否有改进的空间?作业怎样布置能够更加合理?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习快乐吗?他们做我的学生感到幸福吗?孩子们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出错?当你脑子里冒出这样一个个问号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迈步向前了,能走多远取决于你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在管建刚老师看来,写作是思想的磨刀石,是一趟深层的思考之旅,是教师是否具备思考力的外显性标示。它能强迫人静下心来把模糊变成清晰,破碎变得完整、零乱变得有条理,它促使人把观点的表达得更科学更经得起推敲,这个过程成了一种吸收性极强的学习。

  二是要做一个勇于探索的教师。教育实践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是教师施展教育才华、汇集教育智慧的战场。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一项新要求。本学期,学校提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的课题,对我来说,又迎来了自我成长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牢记自己的身份与责任。我们班是最棒的班级,在班里,我是班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出了班,我就叫某某班,出了学校,我就叫某某学校,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责任。这一点,每天中午都讲,强化学生集体荣誉感。其次,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班级管理,要淡化我管管别人的意识,强化我为班级服务意识。见到废纸杂物主动捡起,桌凳乱了主动摆齐,主动承担擦黑板擦玻璃等事务,见到班里不文明现象主动提醒……总之,做班级主人,操心班里的事。最后,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懂得欣赏别人。比如:每天在记事本上写两句话,今天我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和明天我要做什么?或者今天哪个地方进步了和明天我要做什么?夸一夸自己的同桌,同组的同学,物品承包做得好的同学……从中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三、积极上进是自我成长的“第一状态”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可以说就代表了他这个人。”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就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无为人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有着不愿虚度此生、想要获得人生价值体现的强烈愿望,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仰的。如何做一名积极上进的教师。

  首先,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有位青年教师教两个班级,教下来发现,一个班学得快乐却扎实,一个班学得热闹却浮躁,原因在哪里呢?原来前一个班,班风比较沉稳,内敛,这位青年教师的教风比较活泼,于是学生激活了,学得开心有效。另一个班的班风比较活跃,再加老师又很开朗,整个课上热闹成一团,学生忘了自己是学生,必要的尊重老师,尊重课堂,尊重纪律,全丢了,热闹成浮躁,学习怎么可能扎实?教师应该是善变的,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班风,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总之,教师面对的第一天的生活,每一个学生都是新的,都处在发展变化中,因此,教师要想“以不变应万变”,教师要想“以一当十当百”,不仅不可能,而且会使自己陷入机械重复的困境,陷入没有灵气的平庸里。

  其次,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比如备课,照着别人的抄一抄;比如上课,从来是一个模子,一个路子,没过上三招,学生都知道下一个环节是什么;比如教育学生,从来是采取最直接的、不经大脑思考的法子,至于这样做有没有成效,有怎样的成效,又会有怎样的负面效应,是从来不去思考的。如此做教师,怎么会有“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时常听到“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时代呼唤。而在这个时代之声的呼唤的背后,我相信,一定蕴藏着一场风雨,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应该为这呼唤后面的暴风雨做好积极的准备。

  第三,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要让学生有个性,教师必须有个性。我认为,教师的个性首先体现在他的教育教学上,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不是一般的交往,而是存在着教育教学的意义,这种意义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在我看来,教师存在的特征,首先是教育性,这种教育性无处不在,只不过是“显”与“隐”之分,有效与无效之分,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之分,但它确实存在,不管你是否承认它,注意它。一个教师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与特质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每一个教育教学的活动,都尽可能地策划出自己的个性的影子,让学生感觉新鲜,感觉这个老师身上有许多的意想不到的,许多的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这种教育个性是充满活力的,是张扬着一种智慧的,一个老师,就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

  最后,我以管校长的一段话结束。“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向着不做教师匠的目标进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