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性劳工标准的影响及作用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自愿劳工标准与SA8000作用的局限性

  尽管自愿劳工标准和SA8000在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其影响力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兴起时间较短和其自身的局限性,我们仍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过高地强调其作用和影响,而应辩证地看待,既不能忽视,也不能过于强调。

  (一)自愿劳工标准与SA8000影响力的局限

  自愿劳工标准与其带动的生产守则运动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劳工标准问题的兴起开始引起较大关注的,到现在为止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而其主要的代表SA8000从提出、制定至今也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其平稳的发展期只有五年。在覆盖的劳工数量上,到2008年,SA8000所覆盖的劳工数只有不到100万人,而全球劳动力在2004年就达到29亿多,可见SA8000所能代表的劳工数量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覆盖的组织数上SAS000与ISO证书更是不能相比,其尚未得到包括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等一系列组织的承认。相比SAS000来说,其他生产守则由于内容的专一性,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中所取得的影响则更加的低微。至今为止,并未出现一个能在全球获得统一认识和同意的劳工标准,目前离各国达成劳工标准方面的共识、形成真正的国际统一劳工标准还有较长的距离。

  (二)自愿劳工标准与SA8000性质的局限

  如前所述,自愿性劳工标准是企业迫于各方压力而自发的一种提高劳工标准的行为。表现为企业内部生产守则的自愿劳工标准由于各个企业具体情况的不同,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适用性较窄。表现为企业外部生产守则的自愿劳工标准由于制定机构多行业、多地区、多国家的特点,所以内容规定也存在很大差异。而表现为社会责任标签的自愿劳工标准由于认证机构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内容也难以统一。如乐施会所颁发的“公平贸易标签”,是证明商品从国际认可的“公平来源”得到的原料制成,并且是通过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公平贸易”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而德国外贸零售商协会的“地毯标签”则是用来证明生产地毯过程中不存在对童工的剥削。自愿性劳工标准的自发性决定了难以在短期内取得一个内容覆盖相对广泛,适用于各行业、各地区、各国家大多数行业的统一标准。

  另外,由于自愿性劳工标准的主要特点——自发性,它与任何国家的劳工法均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也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法律约束力,也不可能依靠国家力量对于不遵守劳工标准的企业实施惩罚。它的实施程度主要是依靠各国消费者在道德上的考虑和由于企业成本上升而减少的消费者福利的考虑之间权衡的结果。其非强制性在保证它的推行不会受到各国政府阻拦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能达成的结果。

  (三)自愿劳工标准与SA8000商业化的局限

  自愿性劳工标准的制定企业为各行业组织、非政府机构和各商业机构。各商业机构由于其商业性的限制,对于取得其认证的企业将收取一笔认证费用。如SAS000,它实质上是一个总部设在美国的机构所制定的一个商业性标准,而非一个社会标准,取得SA8000认证的企业均需要向SAI付一笔认证费和证书费。而且由于SA8000认证的程序复杂,认证要求较高,因此申请认证的企业(组织)通常会在申请前通过专业咨询机构进行认证咨询。取得SA8000等劳工标准认证的费用对于许多竞争优势微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SA8000和部分自愿性劳工标准的商业性质也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和影响力的提高。

四、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制定合理的劳工标准管理体系

  在面临劳工标准对于本国企业出口限制时,长期以来,发展中大多关注于多边贸易体系和各国际组织会议,而较少注意自愿性劳工标准对于出口的影响。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自愿性劳工标准已经具有了较大的影响。各个组织的各种守则之间也已经出现了融合的倾向,更加具有影响力的劳工标准会在近几年出现。作为受到劳工标准影响的大国,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国内企业劳工标准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劳工标准问题的宣传力度,使企业认识到劳工标准认证的重要性,自觉提高劳工标准,避免遭遇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应该对国际劳工标准进行研究,为进行劳工标准认证的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政府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完善符合我国现状的劳工标准以及社会责任体系并在国际上推广,从而降低我国企业的劳工标准认证成本。

  (二)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自愿性劳工标准,提升竞争力

  出口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容易因为劳工标准问题而遭遇贸易壁垒,因此企业应当从战略上重视SA8000等劳工标准认证,积极应对贸易方对于劳工标准的要求,严格按照进口商的要求生产产品。同时,企业应当合理利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各种资源,关注劳工标准认证要求,从而灵活应变,避免因劳工标准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

  在被动避免出口国将劳工标准作为贸易壁垒的同时,我国受到劳工标准影响较大的出口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应当合理认识自愿性劳工标准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严格遵守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保障企业劳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必须认识到,劳工权益的保护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因此应当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规划这个问题,以SA8000等劳工标准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改变我国企业“劳工标准低,不注重工人福利和人权”的国际声誉,并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为企业创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打好基础。在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的经济背景下,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改善劳工标准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我国企业也可以充分地从SA8000等管理体系中学习国际社会责任管理理论和方法,以此为标准改善自己的管理和组织架构,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杨君茹、张新国:自愿劳工标准的发展及启示,《商业时代》,2007年第30期。

  余云霞:谁需要SA8000,《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2期。

  王茜:重视SA8000,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金雪军、王晓荣:自愿劳工标准的现状和发展:基于SAS000认证的经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8期。

  吴刚: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刘芳: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相关立法比较研究,《科技促进发展》,2007年第9期。

  杨君茹、张新国: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之争的新趋向及中国的应对之策,《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期。

  刘庭、赵新奎:论WTO制度内纳入劳工权利保护的空间,《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5期。

【自愿性劳工标准的影响及作用论文】相关文章:

1.信息负熵在图书馆系统管理的影响作用论文

2.学生社团对社会管理的影响和作用论文

3.谈自噬在肿瘤中的作用及运动干预的影响论文

4.大数据时代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及作用论文

5.交通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6.论文的作用

7.小票的大作用-论文

8.浅论教育美学的审美标准及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