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卷调查的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学生对专业、职业、就业问题上的认知与需求,结合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对高职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

  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就业教育应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应以就业指导理论、就业制度与政策、就业形势与市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渠道、择业技能技巧、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方向等为内容,把它作为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来抓。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若只在学生即将离校前才开始进行就业指导,会导致很多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在选择单位时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盲从心理,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所选择的工作岗位。

  (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择业观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方法和心理倾向等基本观点,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目前高职学院大学生择业观的积极方面是主要的,但同时也表现出很多消极的方面,需要我们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慎重对待。

  1.调整就业期望值。大部分学生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自己的理想就业地区,在理想就业单位性质上选择国有企事业单位,这表明他们都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个人发展,但同时也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希望得到一个收益好且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并有利于自身发展需要的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较少考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过分追求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这不但缩小了择业的选择余地,而且导致择业价值观的扭曲,反而不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2.树立多元化就业观念。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大学生的就业模式更趋多元化。因此,应教育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时,要树立灵活就业的思想,淡化捧“铁饭碗”的观念,不断拓宽就业视野,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多形式多方式的就业。在就业的途径和方式上,要教育学生摆脱“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培养主动择业的竞争意识,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就业。

  (三)重视创业精神的传承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提供的各种职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就业观念,作为一个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多次择业的心理准备,还要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即职业不仅是可以选择的,而且是可以创造的。要把学生由求职者变为创造者,由寻找职位到创造职位,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从现阶段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来看,学生创业一直是学院就业工作的一大亮点,迄今为止,已有很多毕业生先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其中大多数运营情况良好。在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学校要多管齐下,积极支持学生创业,大力开展创业教育,重视创业精神的传承,要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通过宣传我院毕业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在校生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持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学生脱颖而出。为此,既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又要对他们进行创业的准备与创业风险防范的教育。要将这种教育理念植根于学生的教育中,在竞争与机会并存的今天,引导学生顺应时代潮流,改变过去将就业停留在谋生这一功利层面的观念,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努力施展远大的抱负,尽情编织美好的梦想。

  (四)依托学生社团,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看重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校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社团活动实现的。社团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释放自我能量、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参与或者管理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直接审视和检验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各种能力,有助于自我认识和定位。同时,社团工作经历使大学生求职更具竞争优势。本次调查显示,我院学生较不看重工作能力与个性相配,这对个人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大学必须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在校学生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学校各种条件,把自己锻炼成个性鲜明、能够适应社会的人。丰富的学生社团工作经历,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其在求职时更具竞争力,而且更有利于大学生进入社会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在学生社团工作中培养的与人沟通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可使大学生顺利地融入集体,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使校园社团活动的不断繁荣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得益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基于问卷调查的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论文】相关文章:

1.就业指导工作方案

2.浅谈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论文

3.关于班主任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

4.试析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

5.试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6.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论文

7.试析中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8.民办高校的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

上一篇:炸爆米花作文 下一篇:主管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