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汛应急预案(2)

时间:2021-08-31

  3.1.3 助理

  (1)按总指挥的指令要求,开展必要的对外联络、信息收集与汇报等工作。

  (2)负责记录、整理应急总指挥发出的应急指令及执行情况反馈信息。

  3.2 应急救援办公室

  (1)负责工厂的接警处警工作,由生产调度承担24小时值班接警的职责,生产部部长和环安部部长负责对事故警情进行初步分析,是否引起泄漏、火灾、爆炸等次生事故。

  (2)对人身安全和生产设施构成较大影响,应及时上报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并根据应急总指挥的指令,立即通知相关的应急响应小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影响轻微且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的事故,则进行备案处理。

  (3)监督、指导各车间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4)负责对有关的应急物资、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进行监督管理。

  3.3气象预报组:

  密切关注气象局预报的天气及沿线河流的水文情况,集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及时上报

  3.4通讯联络组:

  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话务员、检修人员及技术人员待命,话务员中断一般外线电话,确保事故处理外线畅通,厂调度室、指挥部处理事故所用电话迅速、准确无误。

  3.5物资保障组:

  (1)根据现场抢险实际需要,准备抢险抢救物质及设备等工具。对照库存储备,及时准确地提供应急物资,必要时,及时调剂或紧急采购相关物资、器具等。

  (2)对照预案要求和实际需求,调配相应的运输车辆,以满足人员疏散撤离的需要,必要时,及时向外部有关部门和单位请求支援。

  (3)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运输。

  (4)负责应急救援人员、受伤、中毒人员、转移疏散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3.6应急抢险组:

  (1)迅速辨别、查明现场是否因水毁引起有毒有害物的泄漏,对已经或可能引起泄漏、爆炸的区域范围,确定警戒区域,设置警示标志。

  (2)为在进行抢修的队员进行防护监护,监护、指导抢险抢修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3)储备一定量的防护用具及抢险装备;当储备量不够需要时,迅速调配其他岗位的备用器具。

  (4)环保人员负责事故现场监测工作,必要时,按照指挥部指令,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外发布有关环保方面的信息。

  3.7治安疏散组

  (1)接到报警后,治安疏散队员应配戴好防护用具,穿好防护服,迅速奔赴指定区域,并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设置警戒区域,布置岗哨,加强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2)按照预案要求,指引人员沿既定的疏散路线进行撤离,联络、引导应急撤离疏散车辆进入指定集合点,并按既定方案快速撤离。若因水毁引发泄漏、爆炸等次生事故时,指导周边居民进行简单的防护。

  (3)打开厂区大门,维持厂区道路交通秩序,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发生点,严禁外来人员入厂围观。

  (4)维护或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紧急集合点、疏散安置区域的治安秩序。

  3.8医疗救护组:

  (1)熟练掌握本厂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以便随时取用。

  (2)制定本厂危险化学品的医疗急救措施,并有计划地配合开展相关的培训与演习。

  (3)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做好医疗急救准备工作,受伤者和中毒者送来后,根据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输氧急救,重伤员应及时转院抢救。

  (4)当本厂医疗救援力量无法满足现场需要时,及时向外部医疗单位请求救援,并协助伤者转移。  五.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四部分形成。它的形式为从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见下图)

  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辨别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通过电话、手机通知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姿态,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指挥部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周边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六.险情水毁应急与救援

  3. 当得知发生险情水毁或收到水灾险情水毁呼救后,应急指挥部按照应急处理险情水毁的基本程序迅速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4. 险情水毁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到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5. 到达现场后,各险情水毁应急救援处理工作组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立即开展工作。

  七.险情水毁报告

  险情水毁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发生水毁的时间、地点;

  2. 发生险情水毁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水毁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 险情水毁原因、性质和初步判断;

  4. 险情水毁抢险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 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险情水毁抢修、处理的有关事宜;

  6. 险情水毁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八.防洪防汛重点检查监控内容

  各应急小组人员要实行严格的汛前检查、汛期监控、讯后复查的检查监控制度。安排专人分工负责,对现场的临建设施、基础设施、施工用电等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

  1. 临建设施

  临建实施包括:职工驻地、办公用房、加工场地等。

  监控人职责:全面检查临建设施的安全状况,如有裂缝、倾斜、变形现象,及时采取加固,翻修,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拆除重建;暴雨天气必须安排专人进行不间断巡查;随时观察风雨对临建设施的影响、损害情况,及其基坑、脚手架、起重设备等可能对临建造成的破坏,如有危险立即将临建内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  2.基础设施

  基坑设施包括:路基边坡防护工作、桩基施工等。

  监控人职职责:随时观察基坑边坡有无出现裂缝、滚石、坍塌等现象,沿线边坡毗邻建筑物、机构物的变化情况;对毗邻建筑物、山体、临建实施的基坑要重点检查监护;如若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立即对危险区域进行封闭,撤离人员,停止施工,设置安全警示标牌,派专人值班,严禁无关人员接近危险区域,并立即上报;汛期过后对基坑进行全面检查,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动工。

  3.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包括:施工用电、生活用电等

  监控人职责:全面检查应急现场的各类临时用电实施、配电线路,确保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类配电实施的防雨设施防护完好。

  九.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时的全过程认真科学的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订制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十.具体设施措施

  1.注意天气预报,作好防汛准备。

  2.密切注意污水处理站液位,严防污水溢出污水池。

  3.作好事故现场雨水的导流工程,减少事故现场发生二次事故。

  4.密切关注现场及周边山体,建筑物有无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

  5.雨天抢救应做好防滑、防雷措施,预防因抢救导致的人员伤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