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读后感(2)

时间:2021-08-31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二

  有幸读到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典之一——《巨人的陨落》,并且一气呵成,首先深深地为此书恢宏的大时代背景所折服!此书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作者虚构了六个家庭,其中英国的菲茨赫伯特家和威廉姆斯家,德国的冯·乌尔里希家,俄国的别斯科夫家,美国的杜瓦家和维亚洛夫家,这四个国家均为一次世界大战参战主要国家,而且这四个国家在1911年到1924年这十多年间的变迁是真实的。其次,细节描写和大时代背景相互映衬,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故事相映成趣,也是此书荡人心胸的魅力所在!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但是因为我是女性,所以比较喜欢从女性的角度来剖析书中人物性格特点,这其中一定是夹杂了我个人的感情色彩,不成熟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是卡捷琳娜。我认为她是“最值得批判”的女性人物代表,这在她与格雷戈里结婚前的对话中足以印证,明明她爱的人是格雷戈里的弟弟列夫,但为了能每月从部队领取津贴,就与即将参战的哥哥格雷戈里结婚。原文在第十二章的对话是这样写的:

  她(卡捷琳娜)说:“如果我嫁给了一个军人,就能过得更好。我的孩子也能有吃有穿。”

  (格雷戈里)“可是……你爱的是列夫。”

  (卡捷琳娜)“我知道。”她哭了起来,“但是,列夫在美国呢,他根本就不在乎我怎么样,连封信都不写。”

  (格雷戈里)“那……你想怎么办?”格雷戈里知道答案是什么,但他想亲耳听见那句话。

  “我想要结婚。”她说

  “就为了拿到军人妻子的津贴?”

  她点点头,“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她又说,“等孩子出生的时候就能有一点点钱,尤其你又去了部队,不在身边。”

  ……

  由以上对话可以看出卡捷琳娜的本性是自私的,她怕格雷戈里参军后无法生存,就与格雷戈里结婚免去后顾之忧,明明不爱格雷戈里,却还要结婚践踏格雷戈里的感情。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格雷戈里,这是一个具有“牺牲”意义的典型人物代表。

  其一,他对弟弟列夫的爱是具有牺牲意义的。父母双亡后他和弟弟相依为命,并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弟弟列夫。尤其是他为了让弟弟列夫逃避警察追查免受牢狱之灾,把自己准备好的去美国的船票和所有的身份证件都交给了弟弟,这种做法意味着从此他与幸福失之交臂,而与苦难结了缘,他的爱是深沉的,伟大的!

  其二,他对自己的爱是具有牺牲意义的。这在参战前与卡捷琳娜结婚上,他便牺牲了自己的爱。尽管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深受着卡捷琳娜,但在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卡捷琳娜爱的是他的弟弟列夫前提下,但为了弟,为了即将谋面的卡捷琳娜肚子里的亲侄儿,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牺牲了自己的爱,从此生活在矛盾与痛苦之中。

  格雷戈里对亲情这种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当今这个人情淡漠的社会里无疑是令人敬佩并值得推尚的。我们可以在物质生活上“缺衣少食”,但是绝不允许精神家园荒废,有爱存在的世界是温暖的,是美好的!

  其次是艾瑟尔。她是书中最重要的女性人物之一,是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美丽善良、敢爱敢恨、维护和平、倡导女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不言弃等优点集一身的贫苦女孩,但是她也有懦弱、盲目的优越感等缺点,所以我给予她的评价用“最真实的”但绝不是“最完美的”来概括。文中有两件事件对我来说特别震撼,深刻反映了艾瑟尔的“最真实的”性格特点。

  第一件事件是艾瑟尔协助国王和王后对矿难事件中罹难家庭进行慰问。整个事件至始至终表现了艾瑟尔沉着、冷静、大气、从容不迫的处事能力,呈现给读者面前的宛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聪明的'有主见的女主人形象,这无疑与他父亲是矿区工党身份和耳濡目染的工作方法有直接影响,让人感觉到艾瑟尔不是一个普通的卑微胆小女仆,而终将会是一个“涅槃重生”的英雄人物。这件事为她在战争期间去报社工作为维护妇女权益埋下了伏笔。

  第二件事件是艾瑟尔当上《军人之妻》总编辑之后,从事政治生活的精彩表现。在战争接近尾声时劳埃德。乔治针对是否结束战争挽救数万名战士的生命权力进行演讲时,最终劳埃德。乔治的立场是拒绝了和平的建议。艾瑟尔表现出异常气愤,她不顾现场参与国的议员阻拦,激动地在讲演现场大声质问:“多少像阿伦。普里查德那样的年轻人在索姆河被杀,有人关心过这个吗?”之后她一字一顿地喊出了一个个死亡士兵的名字,吓得菲茨赫伯爵说:“安静,快坐下来,我的老天!”但是艾瑟尔依然进行呐喊,最终被引座员抓起胳膊,连推带搡地把她赶了出去。

  如果第一个慰问事件说明艾瑟尔的性格特征是简单的肤浅的,那么第二个演讲事件无疑让艾瑟尔的形象愈发饱满起来灵动起来,这是人物性格的完美升华。透过书页,我仿佛看到一个手握拳头义愤填膺的女性正在为维护世界和平义正严辞地地声声指责声声呐喊,她的形象是高贵的,她的灵魂是高雅的。

  尽管如此,艾瑟尔也有她的不完美的一面,这主要是体现在战争即将结束后菲茨赫伯特伯爵诱惑艾瑟尔做他的情妇并赠予她别墅时,艾瑟尔的表现是犹豫不决的,这种犹豫是客观存在的,因为艾瑟尔出身贫困的矿工家庭,又曾在集财富和权利于一身的菲茨赫伯特伯爵家当过女仆,因此她有超出一般穷苦人的优越感,这也为她单纯迷恋自私、冷漠、厚颜无耻的菲茨赫伯特伯爵埋下了伏笔。尤其是艾瑟尔有着未婚怀孕、被父亲赶出家门、被迫过着背景离乡隐居生活的痛苦经历,因此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她的犹豫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这种“不完美”是完全符合艾瑟尔的内心需求,也符合上流社会中“大人物”对“小人物”的发展要求。

  最后是茉黛。与卡捷琳娜和艾瑟尔相比较,作者在刻画茉黛形象时几乎是完美的,我也是至始至终报着欣赏的态度来完成阅读的。首先她的出身是高贵的,她是上流人物菲茨赫伯特伯爵的妹妹。其次她自身拥有一系列的优秀品质:对待生活,她积极热情、乐观向上;对待爱情,她忠贞勇敢、至死不渝;对待工作,她锲而不舍、全力以赴。这些优秀的品质对于一位上流社会富家小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在各国战争交锋激烈时,她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为女权运动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让她的形象瞬间更加高大、更加光彩照人!这样至高无尚的女性值得任何人去尊重,去敬仰!

  书中第二十章这样写道:

  “人类为什么这样愚蠢,竟会发动战争?”她(茉黛)对格斯说,“而且,如此可怕的人员伤亡和各种损失早就超过了可能的利益,他们却还在不停地战斗!”

  社会发展至今,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全世界呈现大和平大和谐的态势,尤其是妇女权益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在此由衷地感谢《巨人的陨落》中的两位重要的女性人物——艾瑟尔和茉黛,感谢所有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为了争取妇女权益而奋斗的革命战士,并以此文献给那些在不同领域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女性朋友们!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三

  看完此书,的确有一种震撼之感。读起来畅快淋漓,1000多页的书,丝毫不会有困倦感,反而期望一气呵成。

  在英国,一战之前,矿工给贵族打工去地下挖煤,却拿到很少的报酬。矿难中遇难的矿工家属也得不到赔偿。英俊潇洒又乱性的贵族菲茨伯爵玩弄自己的女管家,导致女管家怀孕。他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用钱解决了这件事,最后女管家被扫地出门。

  在德国,同样英俊的贵族男子爱上了英国贵族女子茉黛。由于战争即将爆发,不得不秘密娶了茉黛而无法声张,因为担心娶了敌国女子会有叛国罪。

  在俄国,失去父母的格雷戈里和列夫兄弟,一个敦厚善良,一个狡诈自私。同样,因为战争,一个参加了俄国布尔什维克,一个偷渡到美国娶了美国大哼的女儿。最后机缘巧合,兄弟俩在战场上见面了。

  在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在暗中策划着整个战争走势。他运筹帷幄,使用各种办法去游说选民最终获得连任。当然,美国借钱给这些参与战争的国家,使得他们又发了一笔战争财。

  整部书中出现了丘吉尔、威尔逊、斯大林、列宁的名字,让我不知道这个是小说还是真实的历史场景,分不出来,一切感觉很真实。

  每个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鲜明,整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矿工比利、布尔什维克格雷戈里、英国女伯爵茉黛、总统助理格斯他们对他们所选择爱情的忠贞。也可以看到英国贵族菲茨、俄国工人列夫的乱情乱性。

  对于第一次大战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从历史书上或许只能看到一些精炼的记载。而在这部小说中却让我们之前的想象力更加真实而丰满了一些。

  乱世出英雄,被英国菲茨伯爵抛弃的女管家最后成了英国自由党的领导人。为英国矿工遇难而打抱不平的矿工比利,最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在俄国从小受苦的格雷戈里因为战争加入了布尔什维克,追随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从而成为了一名领导者。

  战争也让一部分人地位和荣誉大不如前,英国女伯爵茉黛嫁给了德国贵族后,德国贵族的没落,使得这个从小衣来伸手的女子,不得不去夜总会上班赚钱补贴家用。英国贵族的地位,也因为自由党的兴起而逐渐落魄。

  俄国沙皇倒台后,沙皇的继承人,也被俄国人民打死了。……

  各种故事、各种人物交织在一起,从中你可以看到任何的真善美、任何的假恶丑还有任何的对社会的无奈与对社会的奋力抗争。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相关文章:

1.《巨人的陨落》读书心得

2.巨人的陨落诗歌

3.《巨人的陨落》读后感范文

4.《巨人的陨落》读后感优秀作文500字

5.巨人的陨落观后感

6.《巨人的陨落》读书笔记450字

7.天使的陨落

8.陨落的天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