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保价运输营销及理赔管理分析体系论文

时间:2021-08-31

浅析铁路保价运输营销及理赔管理分析体系论文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加快推进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是铁路运输企业积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铁路现代物流体现在全品类、全流程、全方位和全过程4个方面,其中保价运输作为物流服务的一个环节是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保价运输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共同确认以托运人对货物声明价值为基础的一种特殊运输方式。货物声明价值即为保价金额,若因承运人责任造成货物损失,承运人将按照不超过保价金额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自1991年铁路保价运输业务正式开办以来,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保障货物运输安全、提高货物损失处理与理赔服务质量、维护货主切身利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保价运输工作主要包括保价营销和保价理赔2个方面。保价营销业务的开展影响保价收入,进而间接影响铁路运输安全设施设备的持续投入,同时影响发生货物损失时可供赔付的理赔成本总额;而理赔服务作为货物损失处理面向客户的对外环节,密切联系到托运人、收货人和承运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铁路保价运输品牌的深化与货运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保价营销和理赔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对历史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日常业务开展的过程盯控。加强保价运输管理日常分析工作对及时发现保价运输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和提升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2 铁路保价运输管理分析现状

  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采用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随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电商平台和内部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保价收入和理赔业务相关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得到较大改善,保价运输管理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为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分析基础。目前保价业务分析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铁路保价运输管理系统”统计分析模块。系统自动生成的统计报表主要涉及保价收入统计、货物损失情况统计及综合统计,分别对保价运输收入完成和理赔情况进行统计,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但保价运输日常管理分析工作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2.1 分析维度不全面

  从铁路货运市场需求角度分析,一是保价运输客户可明显区分为重点客户和零散客户,保价运输工作需针对不同客户类别和货物品类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二是不同品类的货物在货物属性和价值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区别,进而导致发生货物损失的风险及理赔金额存在差异,保价理赔工作需针对不同货物品类开展高质量的理赔服务。从铁路货运产品供给角度分析,一是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区域化管理,各铁路局及站段保价运输工作进展情况不同;二是铁路货运产品呈现谱系化特征,整车、快运、集装箱、行包等运输产品保价业务的开展情况体现出明显差异。现有保价业务分析系统在分析维度上不能做到全面覆盖,制约了具体营销措施的制定和理赔服务质量的提高。

  2.2 分析细化程度不足

  目前,保价运输分析已经从时间周期上覆盖到了周、月、季、年,时段覆盖非常全面。但保价收入和理赔业务的分析细化程度不够。以保价收入分析为例,目前统计分析主要涉及收入完成及变化情况,无法区分是货运市场形势造成的保价收入变化,还是保价营销工作的作用。同时,对非保价及非足额保价现象的影响,目前也无法进行可量化的统计分析。这是受相关外部数据信息对保价运输管理系统的支撑程度不够等客观因素影响,也是保价运输分析细化程度不足造成的,对保价运输业务的长远发展造成一定制约。

  2.3 分析关联性不强

  保价营销和保价理赔服务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业务关系上营销和理赔相关数据信息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能够有效反映两者之间与各自业务的发展变化情况。目前的分析项点未能将两者有机结合,造成保价营销分析和保价理赔分析相对独立,关联性不强,不能为保价运输工作的整体发展提供有效的分析基础。保价营销及理赔业务各自分析体系中的数据关联性程度较低,核心分析指标之间的关联分析程度不够。基于目前较为丰富的数据资源,可充分挖掘铁路保价业务相关系统数据背后的一般规律,对拓展铁路保价运输市场份额、提升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 铁路保价运输管理分析需求

  随着铁路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货运市场形势的变化,保价运输业务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调整,加强对外部环境和内部作业环节的管理分析,提升对制定保价营销策略和改善货物损失理赔服务质量的指导作用。

  3.1 实现基于历史趋势和过程盯控目的的分析体系

  保价运输管理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结合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实现对保价营销和理赔业务开展的过程盯控,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数据需求应包括保价营销和理赔业务的历史数据、业务开展实时数据、外部市场环境数据;分析模块应包括历史基本变动趋势分析和近期业务波动情况分析。

  3.2 指导制定基于细分市场的营销策略

  市场细分是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不同货物、运输条件、客户类型及区域特征,在保价营销与理赔业务上体现出的差异性是保价运输进行市场细分的有效标准和维度。保价运输管理分析体系应实现科学的市场细分,构建多维度、可组合的分析模块,加强对制定基于细分市场的营销策略技术支撑,提高营销策略的针对性。

  3.3 切实提高货物损失理赔服务质量

  货物损失处理的合规性、及时性是有效改善客户体验的重要环节。货物损失理赔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对内部作业流程和标准执行的盯控,完善货物损失理赔业务的统计分析;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客户投诉、意见和建议等市场反馈信息,有效开展外部监督。保价管理分析体系应实现上述两方面要求,加强货物损失理赔服务内部统计和评价,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