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城市中临时性边界空间重构研究论文(2)

时间:2021-08-31

3 边界围墙空间重构的设计策略

  3.1 空间的重构策略

  在工地边界空间上的活动行为和重构策略中的空间布局方式之间需要找到一种内在的关联。通过对场地中发生的行为活动的尺度进行分析,综合工地边界的实际情况考虑,边界空间的使用方式基本上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用单元模数化的空间组合来满足不同尺度的空间类型

  在工地围墙周围,将被建筑垃圾、材料、小摊贩占据的空间整合出来,将边界空间可利用尺度增加。边界围墙的概念不仅仅再是单一的实体面墙,而是随着尺度的增加,原本的墙体实际上成为一个边界带状的构筑物,成为边界空间中一个有厚度的皮。以工地中常用的碗扣式脚手架和复合彩钢面板作为基本单元的材料来组织构筑物的基本尺度。脚手架以1.2m为基本单元模数来满足边界空间中点状、线状和组团块状的三种空间类型。这样一种单元布局的方式不仅保证了围墙在空间上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工地中自拆建的建造模式。

  (2)用边界空间的分段式整合策略来呼应不同的场地环境

  整个工地周围的边界空间与城市的交界处往往环境各不相同。当工地围墙外分别是城市交通干道、商业广场、城市广场或者居民社区时,边界空间所需要承载的活动类型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边界空间的构造上,单元式与分段式的结合使用可以更加合理的基于对场地特性思考后而做出空间布局上的回应。例如在城市干道周围的边界空间主要以市政设施和环卫工人的小站为功能基础;在公园和广场等周边,市民的休闲活动场所则成为和工地界面相结合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激活城市中这些临时性边界空间的使用效率和活力。

  3.2 可循环利用的工地边界模式

  关于边界空间的临时性存在和工地上建筑的时间统一性的关系也同样值得思考。在传统的围墙式工地建设中,工地上建筑建造的过程在时间上总是被人为地进行多阶段划分。在第一个时间段里,场地上要拆除原有的废弃建筑,为新建筑腾出一块空地;在第二个时间段中,施工队在空场地中建设,到新建筑建设完成,场地重新开放使用;第三个时间段中,当新建筑到达一定的使用年限后,又将被淘汰拆除。整个过程中仿佛场地被调回时间原点。随着钢筋混凝土时代的到来,建筑工程的建设就会为工地状态带来这样的时间上的突变性,每个时间段之间存在着跳跃式的发展,其中临时性施工阶段的土地使用潜力往往因此而被浪费。

  重构后的工地边界空间将场地中每一个时间阶段的边界利用模式都衔接起来,在施工前作为城市市民的交流活动场所;在施工中成为工人居住活动,摊贩做买卖的市场;在施工后也可以回收脚手架和面板材料,进入到城区中下一个工地循环的模式建设中。在这种脚手架形成的基本框架模式下,工地的边界空间会随着环境和使用人群的变化进行逐步的改造和调整,没有突变的时间概念,在整个时间轴上重构的过程是不曾间断的。如果综合城市所有工地建设的大环境下考虑,这种模式的循环利用没有所谓的开始和结束的状态。每一种存在形式都只是具体到每一处工地现状的一个截面而已,而整个重构设计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循环利用。

  3.3 可回收利用材料的持续应用

  重构的边界空间作为城市中一个临时性的场所,并且处于工地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应当因地制宜,合理取材。工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个时间轴,在施工前期阶段,大量的建筑材料被堆放在场地中并未投入使用,因此将脚手架和复合面板等材料用来构造边界场所,形成临时性摊点和市民们进行交流、游憩的空间。当施工正式开始后,施工队和器械进入工地后,将原本的边界构架进行功能上的置换和空间模数的改变,在保证边界构筑基本框架结构的前提下,把局部市民的活动空间改成工人的居住模数的空间尺度。因脚手架和复合面板有易于装卸、轻质牢固等特征,保证了其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两个阶段都被充分利用,同时在施工完成后也可以将整个材料体系回收,虽然脚手架和复合面板构筑的是一个工地边界临时空间,但是材料的特性和时间效率却在整个施工中得到体现。

  3.4 可持续性工地社区的营造

  在重构的策略中,民工和城市的关系存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民工,外来民工成为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存在。重构的边界空间与建筑工地生活区所形成的临时生活环境,为民工和城市周边邻近社区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互动场所。边界空间中的空间活动和与场地环境形成一体。例如社区孩童与工地孩童在边界上的交流关系会形成一种场地特性,在工地工程完成后,工地孩童就会离开场地,这块工地边界会变成新社区的交流环境,原工地边界就会转变成新社区边界,邻近社区孩童的交流习惯还是可以延续,转换成场地与新社区孩童新的交流场所。因此场地交流的习惯就形成了边界空间的“可持续”特性。这对于中国广大农民工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外来人口融入问题是一个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结语

  在对城市临时性空间改善重构的策略中,以汉口旧城区工地边界为例,在空间的重构策略中不仅关注边界内民工的活动需求,也同时关注边界外市民的活动需求。将传统工地围墙的形式被打破,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有空间变化,构造模数,功能分区的建筑模式。其可持续性的循环利用模式为建设工地临时性社区的概念提供了可能。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发展可持续性,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的城市建设的要求下。对于城市中其他类型的消极性或临时性边界空间的重构研究,以汉口工地边界为例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策略存在一定的适用性和参考价值。

【简析城市中临时性边界空间重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宏观视角下管理会计边界重构的思考论文

2.边界与超越论文

3.《商标保护要有边界》论文

4.会展展示空间色彩设计研究论文

5.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6.关于祛魅与重构的论文

7.居住空间色彩设计研究论文

8.关于城市流通空间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