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绳》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孝女绳》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孝女绳》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孝女绳》读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个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一一《孝女绳》,这故事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的同龄人,她的名字叫一一李根。李根的童年浸满了泪水,爸爸因患严重的肺病导致一侧肺坏死,两耳失聪,语言能力基本丧失,长期卧床不起。妈妈因不堪重负,悄然离家出走,从此,李根稚嫩的肩膀上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李根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爸爸,一边努力学习,她还把一根绳子一头系在自己的脚腕上,一头系在爸爸的床头,以便爸爸在该打针吃药时叫醒她。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是她还不肯放弃学习。每个学期都被评为“新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这是一个多么孝顺、多么坚强的女孩啊!这根尼龙绳不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绳子,这分明是女儿用心血和亲情编成的“孝女绳”啊!它的一头系的是父亲的生命和对女儿的依赖与期盼,另一头系的是女儿对父亲的孝心与爱心。

  读完这篇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李根为了家庭的生计,不知道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我们同是花季少年,可比起李根,我与她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啊!记得那一次,我在放学回家之后,不知是天气的闷热,还是饥饿难忍的缘故,我的心情有些烦躁。走进家中,发现妈妈做好了几个蔬菜和饭,我有些不高兴地喊道:“为什么只有蔬菜呀?我已经两天没吃肉了。”妈妈说:“今天妈妈工作了一天,已经很累了,明天再烧给你吃吧!”我不耐烦地说:“不行,我一定要吃!”妈妈看拿我没办法了,只好拖着疲劳的身子去帮我烧了一盘土豆烧肉,我看到了我最爱吃的菜,立刻食欲大增,开始狼吞虎咽般地吃起来了。妈妈在旁边不断地说:“慢点吃,别噎着了。”我毫不在意,吃完就立刻回到房间写作业了,只留下妈妈收拾碗筷的身影。现在想起来,觉得十分羞愧,李根照顾她爸爸没有一句怨言,可我还在妈妈面前发脾气,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要学习李根孝顺长辈,珍惜父母的爱,请牢记"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别让迟来的爱成为终生的遗憾。

《孝女绳》读后感2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李蓝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李蓝的童年浸满了泪水。清晨五点,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时,李蓝脚上系的尼龙绳就开始动起来,于是她便强迫自己睁开双眼,熟练地烧水做饭,服侍爸爸洗漱完毕,准备好药物和午饭,又匆匆的一路小跑去上学。

  李蓝是个苦命的孩子,爸爸患了重病两耳失聪,语言能力基本丧失,卧床不起,为了治爸爸的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李蓝的妈妈不堪重负,悄然离家出走,李蓝一下子成了家庭的轴心。

  虽然日子过得忙碌、凄苦,但李蓝的学习成绩是永远的第一名。每学期捧回的奖状也是班里最多的。李蓝用她那娇小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

  这个感人的故事我读了很多遍,它带给我的震撼和思考是那么的强烈、深刻。上帝虽然对李蓝不公,过早地把最苦涩的滋味降临在她头上,在灾难面前,许多成年人都选择了逃避和退缩,可是李蓝却没有,年幼的她并没有因此而绝望,坚强地站了起来,在她坎坷的人上道路上画下一个又一个惊叹号。

  李蓝的故事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必定会有挫折,在挫折面前,我们要学习李蓝不怕困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孝女绳》读后感3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真实的事迹,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顽强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发愤图强,拼搏进取;也正因为有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大地日益强大,傲立于世界。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孝女绳》中的李根,她的爸爸患有严重的肺炎,导致双耳失聪,语言能力基本丧失,长期卧床不起。妈妈离家出走。她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每天,李根早起晚睡,服侍爸爸,做家务。明.吕坤《呻吟语》中曾有一句话: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李根就做到了这一点。面对磨难,李根没有退却,却更筑就了自己顽强、忍耐、执著的性格。她拿回了九张三好学生奖状。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困难并不可怕,只要你勇于面对,勇于拼搏,像李根一样,顽强地和困难作斗争,照样能够快乐地生活。

  雨淅沥沥地下着,品读着《孝女绳》,我的心灵被震撼了。双手似乎再也翻不开那篇文章,双眼似乎再也无法轻松地浏览那字字句句,心沉甸甸的。我再也无法抹掉它在我脑海中留下的痕迹,思绪在内心交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孝”字足以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所孕育的博大情深的内涵!慢慢地回忆,心灵再一次被感染。她——主人公李根,一个具有“非同寻常”孝心的女孩,为了父亲的病,凌晨5点,便强迫睁开自己惺忪的双眼,为父亲做早饭……或许当我们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而不肯起床的时候,或许当我们“无情”地瞟着那父母所准备的美味早点的时候,而她却为父亲失去了幸福。为了爸爸的生命和快乐,李根用幼嫩的身躯独自承担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每次回到家中,她先喂爸爸吃饭喝汤,接着搀爸爸去散步,而后替父亲擦洗身子,清洗换下来的脏衣服……等家务活干完后,她才开始做作业,那已是深夜11点了。

  慢慢地回忆,映入我脑海里的是那一幕。有一天早晨,爸爸从阵痛中醒来,刚想拉那根细绳,却发现女儿几乎处于昏迷状态,可手中的扇子却一直摇着……多么孝顺的女儿啊!整个夜晚,为了照顾患有严重肺病的爸爸,她手中的扇子一刻不停地摇着,摇着。我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我现在像李根一样孝敬我的父母吗?没有,我回答道。李根和我是同龄人,而我却没有像她一样地去孝敬父母。想着想着,我似乎醒悟了许多。我走出房间,来到妈妈身旁,我把那小巧的双手轻轻地放在妈妈的肩上,揉了起来,此刻我才真正感觉到,原来向父母们尽一份孝心也是如此的快乐。孟郊在诗写到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活着,应该坚信亲情是我们永恒的支柱。人类的生命在不断地延续,在这个延续中,惟有“孝”才能承载生命的意义。

  用双手向养育我们的父母献上一份最真挚的爱吧!让汗水和亲情编织的结晶永远绽放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