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社团的促进作用的论文(2)

时间:2021-08-31

4.发展个性

  “社会化不仅是一种社会的教化,而且是一个个人内化的过程。因此它不仅要使人们学习社会文化,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而且,它同时也是一个个人学习以及个性发展的过程”。所谓个性是指个人所特有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心理特性的总和。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研究表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只有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与发挥,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激活与满足,才可能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成绩,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呵护和发展大学生的个性,是大学生社会化面临的重要的课题之一,是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认同之下,为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经过学校职能部门同意并经过一定程序成立的学生社团。近年来大学生社团越来越多的活跃在高校校园,无论从社团的的数量,还是从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大学生社团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逐渐成为大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第二课堂。各类社团开展的集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活动,以特殊的方式和途径在促进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社会化、掌握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大学生社团活动推动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社会化

  首先,社团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社团是由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的学生自发组成的,汇聚了各个层次的学生,作为高文化层次的青年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人际交往频繁、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加之他们具有相同的志向、兴趣和爱好,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经常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其次,大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其学习、工作的技能。社团活动内容广泛,涉及文学艺术、体育健康、创业实践、科学技术、心理健康、思想教育等众多领域。活动形式更加丰富,讲座、征文、讨论交流、竞赛、演讲、志愿服务等,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不仅锻炼了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还促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不断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增强自主、自强意识,丰富了实践经验,调查表明,“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80%以上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在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内,进入新的角色”。

2.大学生社会团文化可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社团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社团文化和社团精神,同时社团是由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追求的大学生组成的,因而其产生的精神凝聚力的影响甚至要超过校园正式组织的精神凝聚力。社团所倡导的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化。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规范学生的价值取向: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在的激发与约束作用,健康积极的社团文化所形成的群体规范对大学生来说具有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作用,有利于大学生认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体现在凝聚功能上:社团文化所形成的群体归属感、文化认同感、稳定的观念形态、心理定势、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整体信念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能凝聚起学生把自我追求与社团、学校、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社团发展目标的实现中看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第三体现在践行功能上:主要是通过社团组织、社团制度、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角色模仿的机会,给学生践行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供平台,巩固他们形成的正确的生活观,选择合适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3.大学生社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培养和学习社会角色

  大学生社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培养和学习社会角色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的:第一,通过社团制度促进大学生内化社会规范。学生社团尽管是有师生自发、自愿组织而成,但仍然是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群众组织。首先每一个社团都有章程,规定社团的名称、性质、宗旨、任务、组织机构和原则、成员的机构资格及权利和义务、活动的范围,社团严格按照章程自主的开展活动。其次,社团具有一定组织制度,如会员制度、机构设置制度、选举制度、奖惩制度等。高校社团与成员之间的协调正是以这些规范为基础的。从个体成员的角度来说,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社团成员,必须遵守所在社团的组织规范和组织制度,明确社团组织中的行动是由所在社团的组织章程和制度的约束,他们在社团的行为受到所在社团制度因素的制约。这些规范需要每个成员自觉的遵守和维护,并落实在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中。第二,通过社团组织机构,学习和培养社会角色。大学生社团有一定的机构设置,有齐备的职能部门,主要包括:职权结构和角色结构。社团的职权结构是指大学生社团组织中各种权力的分配关系,其作用在于促成社团工作任务的完成与社团目标的实现,是维持社团结构完整和社团生活秩序的必要条件。如社团中设置会长、副会长、理事、部长、干事等社团角色。社团组织结构中的每种职位和每个角色都有一套行为模式,都有一套对应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大学生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按照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获得步入社会前的模拟和锻炼。

  可以说社团就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社会的“模拟训练场”,通过社团活动,初步体验到进入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通过社团制度促进大学生内化社会规范,通过担当社团角色学习和培养社会角色,从某种程度上社团的组织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社团成员促进大学生个性养成和发展

  个性发展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化养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社团是由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追求的大学生组成的团体,兴趣和爱好是发展大学生个性的重要渠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与创造性呈正相关联系。好奇心和兴趣之中蕴含着大学生的个性指向,换句话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大学生个性的萌芽。社团是在其成员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由大学生自愿自发组成的,在这个团体里,学生可以自主观察、自主操作、自主讨论、自主总结,给了大学生充分的空间和自由,让其拥有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因此大学生社团对于呵护培养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另一方面,社团中成员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个性养成和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团提供了一个除了班级和宿舍以外,与更多的人交流互动的环境,这个环境既培养着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促使成员之间通过同辈群体的交流互动中促进个性的发展。社团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互惠性和互动性将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的模仿。同时,社团中的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彼此之间可以更自由和平等的交往,对于提高成员独立意识、扮演社会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又是潜移默化的,大学生在社团中可以自由地进行态度、判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并作出自己的选择,或建立自己的关系,无疑能够影响和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正如涂尔干所说的,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年轻一代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化水平的高低对大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大学生社团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大学生参加社团的日趋高涨,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无疑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军,陈刚,罗伟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中国高教研究,2000,7:44-45.

  2.成祖松.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框架研究.科技信息,2008,11:129.

  3.刘玉泉.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内容集对策研究.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7.

  4.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0-143页.

  5.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2页.

  6.龙海平.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5.34.

【试论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社团的促进作用的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生社会化进程中体育文化的价值论文

2.大学生就业面试论文

3.试论大学生个人论文

4.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论文

5.校园体育文化中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6.中大学生求学简历范例

7.浅析环境法视野下的物权法社会化进程论文

8.大学生社团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