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

时间:2021-08-31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剖析了网络语言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深层原因以及对大学生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语言;影响性;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建设成本的降低,网络覆盖与应用有了飞跃式发展。由此衍生出很多与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服务平台,使得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而生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每年1月和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我国网民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学生的普及率达到97.5%,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1]。不少学生把网络作为发表言论、交流情感的主要场所,并且逐渐习惯于以网络语言作为个人言论和与人交流的语言载体,由此衍生出网络言论、网聊、网恋等一系列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甚至语言习惯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也自然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是非取舍的重要因素[2,3]。

一、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状况

  调查课题组通过对广东省某高校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进行随机的抽样调查,了解到,96%的受调查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比较了解,明白一定的网络语言的意义,仅有4%的学生对网络语言完全不了解,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可以发现,99%的受调查大学生使用过网络语言,而且有41%的大学生经常使用。由此可见,网络语言受到大学生网民的钟爱,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地发展传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吸引力和引导力,这已成为当下大学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代表。

二、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流行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网络语言的标新立异表现在三个方面[4]。一方面常常用异化的、情绪化的语言。比如,用那些隐晦的数字表达出别样的感情,770(亲亲你)。二是创建一种轻松、游戏、自由的氛围。如把“东西”称为“东东”的“童语现象”,很难想象会在网络以外的任何交流环境中出现。这展现了在现今这个高压力快节奏的社会里,他们缓解现实的压力,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其三,摆脱传统语的限制,重意而不讲求形式。网上常常将“给你打电话”说成“电话你”等反常搭配的情况,都是从常用词语中翻出新意。大学生还处在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强制教育阶段,各种制度束缚着他们的欲望。网络语言显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讲究冲破束缚正好显现出年轻人标新立异和叛逆的精神,并以此折射出他们渴望被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迫切心情。

  (二)获得自主支配的话语权

  大学时代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心理过渡期。在父母长辈那里,他们缺少话语权,在朋友中间,他们要包装并维护自己的尊严,可以运用自己的话语权宣泄和表达的空间在现实中受到很大的限制。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给予他们摆脱一切现实压抑的空间,网络语言实现他们在自己的语域中掌握自己的话语权,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一切,实现自己内心的释放。此外,大学生有着很强的猎奇心理,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而网络就成为他们诉说、宣泄的最好交流场所。

  (三)创造愉悦的网络交往氛围

  通过调查网络语言类型,可以看出网络语言最显著的特征是形象快捷:一是网语的生动形象;二是符号网语的眉目传情。以年轻人为核心的网民群体,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方式对平庸、枯燥、刻板生活加以调剂。例如网语“菌男”“霉女”是指相貌很丑的男女,因“菌”“霉”的使用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所以具有很强的反讽意味。可见青少年网民之间注重形象语言带来想象上的快意,正符合年轻大学生们的特殊的社会互动形式。

  (四)制造并传递游戏式的生活方式网络语言备受大学生网民推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期望逃避老师、家长和社会上的传统说教和传统规范的约束和压力。大学生网民热衷于网络语言的使用,以此作为吸引同学、炫耀个性的展示,使得网络语言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语言。调查显示,79.3%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仅仅是为了好玩,觉得网络语言方式无需顾及日常生活的规则,是一种游戏式的轻松语言。

三、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尽情宣泄自我情感

  网络语言本身幽默诙谐、风趣生动。深受大学生朋友的青睐。在网络世界里,平时忙碌的人们可以卸下现实生活中的面具,毫不掩饰地尽显人最本质的一面,轻轻松松地与素不相识的朋友聊天,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语言表现出人们的内心真实写照。本次调查中受访的某大学生就说过这么一段话:“这些新兴语言可能网下人觉得难以理解,但在网上却可以,而且我们觉得非常有趣,并且还是我们在紧张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尽情宣泄的一种方式。”

  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是特定的,交往圈子也是特定的。可以说,网络语言的使用是汉语的丰富和发展。

  大学生们借此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也有利于他们想像力和语言创新能力的发挥,积极健康、富有表现力的网络词语,用得恰到好处,常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沟通交流效果。

  3.增强形象性的感受和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当代大学生经历了一个“读图时代”,伴随其成长的主要是一些卡通画、电视、电脑等大量的视觉图像信息,而相对抽象的语言文字信息以及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信息则有所减少[5]。网络语言长期使用的话,对于这些青少年在形象性方面的感受能增强,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方面也会相对灵活,这对他们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二)消极影响

  1.网络语言文化的欠约束性,导致网络中存在的不健康语言内容会对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较大危害。网民良莠不齐,再加上网络的虚拟性,就产生了一些低级、粗俗甚至肮脏、丑恶的语言。网络社会人们的互动是在匿名环境且非明确的网络虚拟关系中进行的,这种匿名性特点使我们很难对网络上精神污染的制造者进行有效地制裁。网络中传播暴力、淫秽、反动的语言,而且可以经常肆无忌惮地公然挑战法律而逍遥法外。

  2.网络语言泛滥危及青少年语言基础。网络语言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反规范和随意性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混乱性。部分网络语言甚至违背了语言的发展规律。例如:“今天晚上谁去散步的说?”“不要忘了伊妹儿我!”把“漂亮”说成“漂漂”、“东西”说成“东东”、“害怕”说成“怕怕”等等。像这些语序变异、随意倒装的句式和奇特的词汇,完全违背了现代汉语的传统规则。青少年正处于打基础的最好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力强,但由于知识面相对狭窄,驾驭母语能力较差,辨别能力不够。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以限制,就可能影响孩子们的文化修养和对传统语言的感悟能力。不少老师表示,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太大,如不加以约束,容易对学生的语言使用习惯产生错误示范,这将对沟通造成障碍。而家长则认为,过多地使用“火星文”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更严重的是,汉语的.传统规范表达可能被颠覆和破坏,对我们的母语造成一定的危害。

  3.网络语言所传承的由网络文化构造的个体理想化世界,容易导致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

  现实的社会结构诸要素所结成的稳定体系,调整着人们的相互关系,维系着社会的整体性,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客观和真实存在的。而虚拟社会没有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更不可能按照一定的秩序形成稳定的体系,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虚幻的。它的存在随时会因各种原因而变得支离破碎,这会给网络社会成员造成精神打击和精神压力,情绪受到压抑。

  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们往往难以对网络成员进行正确的角色判断,当出现上当受骗的情况时,就会产生不解、愤怒和茫然等情绪,如果不加分析地把这种情绪114带到更加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来,则会使他们对现实世界产生认同危机,从而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