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

时间:2021-08-31

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4篇

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1

  为期三周的教学晋级创新课活动已经结束了,在苗校长的领导和全校教师的积极准备和密切配合下,圆满结束。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这次活动非常成功,最大的亮点在于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六节课给了大家以直观、感性的认识,让人觉得有把手可抓,几位授课老师的体会和其他几位老师的点评都紧贴实际,向大家对创新课的理解作了展示,特别是王校长、王主任和尹主任的点评,从理论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可谓画龙点睛,让大家受益非浅,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这几堂课,无论是课前的准备,还是课堂的实施,都非常精心,体现了“1.5.5大课堂” 的课改模式,课堂上也出现了许多亮点,把当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以及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回归主体更加明确,成为今后课堂教学应把握的原则,一堂课是否符合当前教育的需要,就要看能否体现这些原则,脱离了人本,就背离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一堂脱离了生活、忽略了主体的教学就是死的教学,不但起不到任何教育学生的作用,反而让学生深受毒害,

  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谈不上让学生受益一生了??

  学校下一步,将以此为契机,在全校内开展基于课程标准及新课改的创新课实践、研讨活动,把课程改革、当前教育新理念与本校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好课程目标,让课堂回归人本,创建出有生命的课堂,充满智慧的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摈弃脱离实际的教学,创建生活课堂、开放课堂;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和创新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需要挖掘和培养并促其以展。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实现自主与创新的完美统一,才能塑造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自立、自信、自强、自创的人格精神。

  总之,我们学校要逐步深化课改,努力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各谐、融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做的开放式教学环境,让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让主体课堂、自主课堂、高效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让课堂教学行为真正的有所创新。

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2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行为,我校开展了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全校教师的积极准备和密切配合下,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并在全校的教学及教改上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师参与积极。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校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活动得了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他们认真听课,认真记听课笔记,在课后与上课教师积极交流心得体会,交换经验和看法,从而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

  二、参赛教师准备精心,教学效果精彩纷呈。

  此次活动刚一开始,参赛教师便热情高涨,每人都争取在本次活动中大显身手。每人都找材料、请参谋、问指导、忙教案,精心制作课件,认真备课写教案,酝酿设计。所有参赛教师都能按照学校的“1.5.5大课堂”的课改模式要求去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安排教法。而且都较好地运用了多媒体。这次评比,课件制作,可以说,展示了我校教师近几年来多媒体应用中较高水平。走进每节评比的

  课堂,都会令你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优美动听的音乐、清晰亮丽的画面、真实逼真的视频都会让你感受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参赛教师的精心准备下,都上得很成功,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和一定的示范作用。

  三、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显著提高。

  大多数参赛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上优质课就逼着你钻研教材进行教改,这样对教材理解就深刻了,上优质课就逼着你设计最佳教学方法,这样教学能力就提高了。确实,开展优质课评比也是全体教师积极进取的一个推动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对自己教学提高有帮助,另一方面,别人听自己的课进行交流,能有益于组织教学,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你永远没有发现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选手们各有千秋,各展风采,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3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我校于5月18日—5月21日组织开展了全校各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活动展示了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的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为期4天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讲课教师认真准备、精心设计,相关学科教师主动听课,整个评选活动顺利进行,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 本次活动是以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升课改理念。为使本次活动真正收到实效,每节课结束后评委和听课教师立即上交评分表,每节课下课后即出成绩,确保活动公开、公正、公平进行。

  本次活动有15名教师参赛,其中语文教师8名,数学教师5名,英语教师1名,品德与生活教师1名,涉及301 人次参与听评课。

  2.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正视学生的差异,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的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书感悟,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将情趣引入课堂,运用生动形象的故事,组织有趣的活动,将学习赋于兴趣与情感之中,使之变得生动、有趣;有的将动手、动脑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做、拼、实验中形象生动地学习,拓宽学生的思维;有的很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把生活中的事物或影视中的故事录像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有的在教学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挖掘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全面体现育人的目的。

  3. 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教教材”的观念和作法。以教材为基础收集课程资源。比如有的老师课前让学生收集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信息;当堂创设活动的场景;联系实际和学生熟悉的事物等,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把教学内容融入于情境之中,增强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恰当合理地使用了教材。

  二、存在问题

  本次优质课评选,展示了我校教师朝气蓬勃的精神风采,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 教师研读教材不够透彻、理解把握教材不够准。纵观15节课,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不深、理解把握不准。教学的关键处、难点的突破处都体现的不够。有些教师的教学只停留在表面,比较肤浅,有的课刚进行到关键的地方就戛然而止,给教学造成了缺失和遗憾。

  2. 注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实施后,通过学习与引导,教师的观念不断得以更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堂课下来,课堂环节齐备,活动热热闹闹,学生只感受到浮光掠影、纷繁杂乱的东西在眼前一闪而过,而未能留下真正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点滴印象。在这几节课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的课堂环节看似热闹,其实无效!形式是多样了,学生是活动了,可大脑没动起来。

  三、反思与建议

  1.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常规教学。强调集体备课,强化精品意识,在备课方面,教师在全面深入备课的前提下,要写出详细的教案,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在上课方面,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练习设计要做到有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梯度密度要合理。

  2. 合理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特别是教学研讨会、优质课评选观摩等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老师的支持,校长、书记、教学校长全过程参与听评课,在参评老师和各位评委的共同努力下,评选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我们相信这次活动的'开展,对提高二十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