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鉴赏论文

时间:2021-08-31

关于大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范例鉴赏论文

  第1篇: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中的应用探析

  1.前言

  每年的5月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由此可见,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和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面对不断转型的现代社会和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下,大学生承担了越来越重的学习、就业、创业和社会交往压力,导致表现出各种复杂的心理矛盾和情绪问题。对于严峻的现实情况,我们应当在大学教育中,积极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并采取科学的措施,合理应用于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之中。

2.大学生情绪智力的主要表现

  2.1生活情感问题

  大学生经过了青春期中的叛逆期,正经历着青年的中后期,具备了成年人该有的体格和生理功能,但相对于成熟的生理,心理发展却亟待于完善。在生活情感方面,由于大多数学生较少接受青春期教育,缺乏对异性交往的了解,使其对异性既好奇又恐惧,从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单相思导致的自卑感,失恋导致的自残行为,甚至是恋物癖等一系列心理障碍。而在大学学习方面,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面对与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不能及时的跟进,同时也缺乏合理的学习方式,从而不能对大学学习生活进行合理有效的学习规划,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灰意冷、成绩下滑、沉迷游戏等消极情绪,同时不利于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2.2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与高中学习生活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不再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需要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各个团体活动与社会实践,不断的与人展开交流交往。但是现状表明: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对人际关系的培养,导致与人相处时缺乏成熟的交往心理和适当的交往方式。加之每个人所特有的性格特征和青春期敏感、冲动、固执等共有的心理特征,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各式各样无法规避的情况和问题,从而产生对学习的焦虑,对生活的迷茫,对人际交往的恐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一旦产生却不加以解决的话,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成长都有着消极的影响。

3.培养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几点建议

  3.1更新教育理念,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着一系列令人堪忧的问题:强调固定统一的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的完整性而忽视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导致;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育成绩而轻视了创新能力和良好品德的培养。从而导致了现代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弱,缺乏环境的适应性和生活的创造性,往往被动的接受而不去主动参与,缺少团队意识以至于不能以较快的速度和周围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一方面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要培养大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能够迅速的接受新事物,擅长以长远眼光看待不断发展着的新情况,同时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极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当代大学则要根据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和人才竞争,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其中,现代化的大智力观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是教育心理学是在大学生情绪智力应用中的重要部分。现代化大智力观相区别于传统智力观:“现代”强调要符合发展着的实际,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具备一定的创新实力和科技实力,以此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智”也与传统中的“智”有所不同,我国大学虽然提出了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培养目标,但却单一的关注语言掌握和数学逻辑的建立,片面重视卷面成绩,导致目标的狭隘性和效果的低效率。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情绪智力放在和智力发展的同等位置,既要同等看待,又要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3.2引入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实践

  目前,我国大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数是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的,虽然设置了相应心理课程,却往往潦草了事得不到学生和老师的重视,也鲜有与情绪智力相关的内容。因此,应当加强以情绪智力为中心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完善。一方面要关注情绪智力的教学,让学生对情绪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情绪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有效的处理极端情绪,情绪给我们带来了哪方面的影响等等,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日常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心态,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调节消极情绪。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要不断培养大学调节情绪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学所的知识和技能付诸实践。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情绪智力有效的融入各个学科教学内容中,例如将情绪智力引入大学语文中,引导学生结合作者背景和实际,并通过对作品人物语言、行为、能力的分析,得出相关的心得和感悟并不断的审视自己和他人,从而为情绪智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进行有效的情绪智力教学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是前提,实践是最终目的,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开展各种团体活动,在交流和合作中认识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的水平。

4.总结

  情绪智力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使大学生具备情绪智力能力,一方面要关注时刻发展的`实际,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况状,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发挥教育心理学的积极作用,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进行引导和规范。同时大学生自己也要主动地对情绪智力知识进行学习,不断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做一个具备人格魅力的人。

  第2篇: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家教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为孩子聘请家教,以更好地辅导孩子的功课,期待以更好的学业成绩应对升学考试的压力。在聘请家教时,家长往往出于对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考量选择仍然在校读书的大学生。然而,当在校大学生成为一名家庭教师,此时的家教就已不再单纯地承载着教与学的简单任务,而是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互动和心理认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解释“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对于帮助大学生指导和评价自己的家教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相关教学理念和技能也将有助于大学生家教避免自身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矛盾,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社会对于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等就是最好的体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当理解教与学的规律,具有较高的教学组织和应变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较高的情感投入。然而,现实中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家教显然并不符合社会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期待。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以满足家长对于合格家教的期待呢?笔者认为,为了在家教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做一名合格的家教老师,大学生家教可以从情感认同与提高教学技能两方面努力。

一、建立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涉及相互之间的印象、看法、信任度、顺从度等方面。情感认同需要在家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交流中建构,是一个长期过程,其中,首次交流的作用不容忽视,也即人际关系中常提到的首因效应。

  (一)同伴认同

  大学生家教由于与其辅导的学生年龄差距不是很大,价值观等方面没有明显代沟,因此容易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家教可以在初次试讲的过程中向学生强调自己是以同伴的角色来共同学习接下来的内容,而不是一味地突出教师地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维果茨基的教育发展观中提到:合作学习强调同伴交往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作用,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会有意识地模仿专家或同伴的行为来思考和完成具体的任务。在合作的社会背景下完成任务时,学生会对所运用的心理策略进行明确或不明确的模仿、证明和辩论,情绪、动机、个性等心理要素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较强的同伴指导是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的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因此,强调作为同伴,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取得更好的指导效果。

  (二)平等中的首席

  “平等中的首席”是教师的角色定位之一。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同伴关系后,还需让学生对家教的能力充分信任。要知道,基本的信任感对教学指导的正常实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为大学生家教,在给学生上课时,势必要提前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关注并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诸多特点,准确把握教学进度,探索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尝试将教学内容以既生动活泼又不失厚重内涵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在平等的同伴关系中体现“首席”的相对地位。

二、提高教学技能

  作为一名大学生家教应当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理解一定的教学理论,同时利用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家教工作。知名的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如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华生的刺激反应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等;认知理论,如格式塔学派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等;行为—认知理论,如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结合这些理论,笔者认为,大学生家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一)了解个体差异

  每一个个体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认知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即表现为:每一个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都有很大差异,而教师就需要确定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作为大学生家教,就要通过分析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类型、出现错误的知识点等,来确定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发展水平,从而采取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方法展开课程。

  (二)利用“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也即“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由此来促进发展。而最近发展区又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大学生家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最近发展区,如在对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掌握水平提出要求,将难度控制在看似不会,但经认真思索或在指导者提示下可以理解、思考得出答案的程度。这样,学生既不会因为难度太大而产生放弃心理,也可以使思维得到有效锻炼,达到对新旧知识的整合以及深层加工。

  (三)适当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中,基本的教学设计包括所讲授内容,如何讲授以及如何对讲授结果进行评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兼顾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能控制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能设计评估手段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在大学生家教过程中则要求大学生家教在备课过程中慎重考虑如何引入,如何讲解教学内容等。例如在对学生讲授物质构成时,可先从宏观的空气、水等物质入手,进而过渡到分子,然后将分子进一步细分,引入原子的概念,最后即是原子核和电子。同时可将电子与化合价的关系进行阐明,再由化合价过渡到元素如何构成分子和物质。这样,学生可同时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对物质的组成进行把握。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将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诚然,教学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学生家教需要在不断积累家教经验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及其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三种:对教学活动的反思、教学活动中的反思、为教学活动反思。“为教学活动反思”是以前两种教学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通过教学反思,大学生家教可以判断其教授过程中哪个环节存在问题,教授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期望,以及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加以改善。通过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等几个阶段后,可使反思形成一个螺旋上升过程,也使大学生家教的教授水平与学生的掌握程度都有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