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高中生求知自信心的论文(2)

时间:2021-08-31

以下是我针对一(16)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途径及案例分享:

(一)增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1.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赏识自己。学生缺乏自信,甚至产生自卑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往往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所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赏识自己,这是增强自信消除自卑的良策。

  案例分享:我经常以班会为阵地组织学生寻找优点。方法一:学生自己找自己的优点。方法二:优点大轰炸,即小组同学都来找其中一位组员的优点。这样学生对自己有了足够的认识。对个别找不到自己优点的同学,我会让全班同学帮他找,帮助他树立信心。

  2.帮助自卑生树立合适的目标,选准适当的阶段目标。适当的阶段目标就是让目标与个人当前的能力相符合,不能好高骛远,不合实际。把个人的期望值降低一点,从小从低开始,一步步向上攀登,积小胜为大胜。

  案例分享:我们班最近转来了一位新生,他是学习和纪律上都较差的学生,而且这样的学生内心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外表却又表现出自尊心极强。第一步先消除他的自卑阴影,为他在班中树立威信。我在他刚开始进这个班学习的几天,对他采取了如下一系列措施:他随手关掉灯,我在班会上表扬他;他写的作文,我会在班里表扬他;语文课上他主动举手读了一篇课文,我当即表扬了他;英语老师在默写单词、背课文方面表扬了他的态度很好,我又在班里及时表扬了。第二步,提出要求配合好大家,让自己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第三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知道你是有能力学好的,真正做到昂起头来做人。后来他的精神面貌较以前有了起色。

(二)坚持情感激励教育。

  我经常会遇到各方面较差的学生,他们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感。以平等、宽容、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关心尊重他们,并给予更多的激励和关怀。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注意培养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采用激励教育,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用表扬和鼓励发掘学生自信。

  2.用爱心感染学生,点燃学生的自信。

  3.用真诚打动他们,激发他们求知的自信。

(三)在发展特长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四)适当运用挫折教育,进行意志磨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挫折原因分析。让学生自己分析成败的原因,再由教师进行全面分析,渐渐引导他们作内部的、可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如努力、态度端正)的挫折原因分析。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遭受挫折是难免的。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使其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至于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失去自信心。磨难也可变成财富。

  (五)加强家校合作,全方位了解学生状况,增强教育力量的一致性。

  班主任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各种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

  1.有时候借助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教育学生。

  2.家长也需要鼓励。

  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在家长和老师地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5岁至18岁,称学龄晚期,这一时期的高中学生正深刻地体验着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巨大变化。

  首先,高中生在学习上有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但是和少年的学习比较起来,在学习的要求上,显然有很多不同之处: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求高中学习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发挥更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其次,高中生在集体生活中确立了新的地位。在学校集体中,高中生占有特殊的地位。学校集体是高中学结交朋友的最主要的场所。高中生同伴关系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表现出多样性的形式:从简单一起度过时光,到最深刻的自白和自我解剖。他们表现为强烈的希望结交朋友,并建立良好友谊的要求。高中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显著的变化,一方面,学生日益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职责。同时,高中生十分强烈地要求独立支配自己的时间,选择朋友和度过余暇的方式等等。另一方面,父母和成人日益尊重他们的榜样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被绝对地、不加批评地接受,但是好的父母仍旧是高中生重要的行为准则,高中生迫切需要年长者的生活经验和帮助,他们非常希望把父母看成朋友和参谋。高中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新的地位,是他们个性发展的新的动力。

  再次,高中生对未来生活道路有了更清晰的选择。高中生,选择未来的生活道路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毕业以后既可能到高校去学习,又可能去参加各种劳动,这就迫使他们不能不去考虑自己未来的志愿。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无论是在高中生的学习上还是个性发展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突出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班级管理要成功,必须把班级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人。同时解放教师,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德育塑造人格的实质得以实现,促进学校教育使命最终实现。我觉得班主任应根据本班级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核心力量,加强对班干部和团干部的培训,指导他们大胆工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班级日常事务全部交给学生来做,就会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在做中锻炼,在锻炼中逐步培养自信。  (一)建立一系列学生自我管理单位,形成它们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团结机制,并拓展它们的功能。

  班级有班委会合团支部两套组织机构,班委会在学生自我教育、自律发展、自主管理等方面发挥突现作用。团支部对班级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反馈、沟通,确实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有效体系,对班级整体工作的开展有较好的帮助。它推动了班级的民主化建设,推动了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在形成机构的基础上,开创一系列学生自我管理的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1.学习自主管理。

  学生自主成立班级学科兴趣小组,努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每个学科由一名责任心较强的同学负责,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商讨学习上的问题,可以是一种题型的多种解法,可以是单元知识的整体梳理,也可以是学习方法的取长补短。在这个基础上,学科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并将兴趣小组的成果由同学自己以总结述评的方式在课上推荐给全班同学,因为学生自己分析的问题往往更切合本班学情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班级的进步。

  每一位课代表就是一位小老师,带领整个班级一起学习。高中生的学习应倡导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学生的自觉性都较强。

  2.行规自主管理。

  人人参与制定班规。利用班会课学生们根据自己本班情况定出班规,各有各的特色。学生参与制度制定,并且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他们产生了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且提高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纪律委员主动承担本班的日常管理。班级中学生的校服、校徽佩戴情况;外出活动的纪律情况;班级出现的偶发事件等等。纪律委员都能主动管理好班级日常事务。

  卫生委员负责安排每一位学生的卫生岗位,并制成表格,贴在教室内,每次打扫由卫生委员检查每位学生的打扫情况。并及时处理打扫中的情况,有突发问题再请教班主任。从教室到卫生区的工作都有人负责,增强了学生自我劳动、自我服务的观念,校园卫生工作井井有条,卫生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3.自主筹划并实施主题活动。

  学生自主策划主题班会。班会注重引导学生的主体参与,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关注学生的苦恼,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体现学生道德成长的需求。《寻找自信》、《自信是一种美丽》……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情景,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主题班会往往拿出班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次次专题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尊重与信任、理解与沟通、互助与竞争,班会课成为学生的自我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的舞台。

  总之,在自主管理中,健全的人格与精神风貌正逐渐形成,包括: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迎接挑战的勇气;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激发高中生求知自信心的论文】相关文章:

1.激发自信心的名言

2.让学生更有自信心的学术论文

3.拓展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求知创新欲望教育论文

4.自信心的作文

5.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教案范文

6.乐观与自信高中生作文

7.高中生以自信为话题的作文

8.自信作文(高中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