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训练论文

时间:2021-08-31

小学生体育训练论文

第1篇:小学生体育训练的主要特点分析

  小学体育业余训练一直是实际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课改以后,不再强调动作的细节?动作的精确程度,而把培养孩子对体育的兴趣放在了课程的首要位置现阶段小学体育课已从传统的技能课模式中解脱出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成为小学体育课堂的主要内容,而体能课,传统技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有必要开展一部分技能课和训练课。

1现阶段小学生生理特征的变化

  (1)青春期提前是现阶段小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绝大多数孩子11~12岁就进入了青春期发育的旺盛时期,耐力、力量、灵敏度、协调性进入生理的最佳状态,给有效的体育训练提供了可能,错过这一时期的启蒙训练,随着年龄的増大,灵敏协调能力下降,会给青少年的训练带来一定的困难(2)动作定型的周期比较短。小学生灵敏协调是一生中比较高的时期,建立动作正确的动力定型比较容易,没有自学摸索动作,错误动作的干扰较小,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建立正确动作比较容易,一但建立起来也会为以后的正规训练打下基础。(3)对训练的刺激反应比较大小学阶段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人体也进入了发育的旺盛时期,这一时期,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的发育都比较快,对适应的训练刺激反应也较快,只要注意适宜的负荷量和休息,训练效果良好,运动成绩和体能标准都提高的较大。

2小学生业余训练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骨骼、心肺功能的发育尚不成熟,系统的训练不可以采用成人的训练方式,必须遵循体育规律和健身原理,在运动项目的教育性、教师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基础上,从运动的方向、形式路线、距离、顺序、节奏、规格、场地?器材、规则要求、参加人数等运动学、动力学及文化学特征方面,对竞技运动项目加工改造,使其成为确实有健身价值,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训练教材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改造,通常要辅以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环节的优化,才能确保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其基本方法为:(1)合理技术结构,减少运动难度。既能増强体能,増强健康,増强运动能力,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生理和心理负担,还要确保正确动作动力定型的形成(2)在体能训练时,改造和运用大量的运动游戏必要时调整场地器材规格,修改竞技比赛规则,使其能适宜广大小学生的实际训练要求,使他们活动时全心地投入(3)小学生心肺功能、骨骼发育尚不成熟,一定要在实践中摸索,使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满足学生的训练需要。(4)在组织训练时一定要合理组织教材,强调身体发育的全面性,转换竞技运动的特点,要充分挖掘运动项目的多种功能,即要考虑到他的耐力特点,也要考虑到他的力量和灵敏协调,要保证训练的健身、健心以及促进社会交往方面的功能另外,经过改造的训练内容,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体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健身运动处方”,使竞技运动项目改造取得最佳锻炼效果3训练课中一些内容改造好的范例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在开发时为了适应和满足小学生个体不同的实际需要,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笔者在上体能训练课时,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术,降低难度要求等,在把训练课上成综合课程和改革创设情景的游戏课使小学生无意识的情况下,完成増加心肺耐力和动作合理程度的训练对现有运动项目训练的综合改造,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但有着广阔的前景。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整体健康观对运动项目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情绪,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发展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也有利于动作的合理化程度和运动成绩的提高现阶段训练课程的优化和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则简化一一只保留能调动学生兴趣,使小学生能“玩”起来的简单规则,让他们在“玩”的快乐中顺利地完成“心肺耐力、“力量耐力”等比较枯燥,强度又比较大的训练任务。

  修改内容一一去掉复杂而又陈旧的内容,在训练的初期和训练的某些特殊时期弱化竞技成份,淡化终结性“达标”评价内容,不过分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降低难度要求一一小学生的业余训练是系统训练的初期,训练任务和指标不能过于苛刻,在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这即是对小学生自身的一种有效的保护,也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习兴趣的另一种保护简化技战术一一只保留简单的基本战术改造场地器材一一使场地器材适合小学生年龄、性别、身高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案例1推球跑接力赛

  (1)活动目的发展速度,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途中跑的直线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2)准备内容~40m长的跑道,在起跑线前各放一个足球。

  (3)活动方法将训练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又分成两组,成迎面接力队形面对面站好,排头手握一个体操棒做好起跑准备,教师发令后,各排头用体操棒推着足球往前跑,直到跑到对面起跑线前的同学面前,把棒递给他,然后站到队面队伍的后边,第二人,按同样的`方法进行,依次类推,以速度快,控制球稳,奔跑直线性较好的队为胜。

  (4)活动规则①不允许脚踢球或手拨球,否则失败。②交接棒时,接棒人不得踩线(5)活动评析利用创设情景的游戏,变换运动项目的形式,开发运动项目的多种功能,既完成了体能标准的速度耐力训练,又加强了途中跑直线性的训练,发展了学生的奔跑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此活动生动活泼又易于控制负荷量

  案例2小场地足球比赛(1)活动目的通过简单规则和小场地的足球比赛,培养小学生对小足球的兴趣和爱好,规范传、接球的技术动作,演练4人一组的配合能力,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等体能(2)准备内容平坦的场地一小块,足球一个,跨栏架两个。(3)活动方法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两队,不用守门员,4人分散在场地上,比赛开始,双方队员采用传、接?射等搞战术配合,将球射入对方的跨栏架摆放的球门内,以先进球方为月生(4)活动规则可借助足球比赛有关规则,出现违例的在违例地点发边线球(5)活动评析足球运动是许多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运动,由于受场地的限制没有正规的足球场地而限制该运动的开展这也是一项比较好的训练游戏,通过对足球场地的改造,规则的简化,比赛难度的降低,大大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训练兴趣小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游戏比赛,可以进行很好的有氧耐力的合理训练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萌芽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合理的业余训练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成熟。

  例如,一堂体育业余训练比较好的游戏课,即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也可以増强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在合理的规则下,从小树立一种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一些比赛的失利又可以让他们冷静地面对自己,规范自己的心理意识,使他们的心理趋向成熟,给他们一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基础5业余训练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他的知识量和智力因素的多少与强弱,而在于其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而意志力就是这个非智力因素最重要的一项,很强的自控能力是很多人成功的秘密。业余训练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不断重复练习,不停地向自身能力挑战,面对艰难困苦和身体承受能力的磨炼,也从小加强了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特别是新世纪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好,父母过于娇惯和溺爱,从小养成了很多良的习惯,这些都可以通过良好的业余训练加以矫正,使其能真正成为时代有作为的人6小学生业余训练必须遵循的原则6.1全面锻炼原则小学生体质的强弱反映在形态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等多方面,要达到増强体质的目的,必须注意对学生的全面锻炼全面锻炼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全面锻炼;(2)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全面锻炼;(3)适应各种外界环境的全面锻炼62循序渐进性原则“循序渐进”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有顺序地逐步发展与提高在体育训练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要根据人体机能适宜性和生理活动规则;二要依据掌握体育文化知识的认知规律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四点:(1)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量;(2)运运负荷要因人而异;(3)掌握好教学节奏;(4)克服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使循序渐进与课程的内容相适宜63适宜的运动负荷原则运动负荷,也称为运动量,是指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时所承受的负荷量,所谓适宜的运动负荷就是要在活动内容、时间、重量、次数、距离等方面加以控制和调节,使之适宜不同学生的承受能力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三点:(1)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周密地组织好每一节课;(2)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运动负荷量;(3)要深入研究学生的体质特点64持续性原则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増强作用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理论基础上的,通过锻炼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以保持人的生命力、人的体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实体,只有不间断地持续锻炼,才能达到増强体质的目的,这就是要持之以恒的道理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三点:(1)持续中要有合理的间隔;(2)课内外要有机联系,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3)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目的性的认识,使之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