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语文教师》的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致语文教师》的读后感

前言

  暑假闲逛书城,机缘巧合遇到余映潮著的《致语文教师》一书。首先是书名吸引了我,《致语文老师》似乎在召唤着我们同行去走进它;其次是书的封面吸引了我,看着封面给人以种质朴清晰感,透露出实在与受用。信手一番目录,挑选最有眼缘的章节,便被吸引住了。它是语文教师专业入门敲门砖!它是语文教师专业必备手册!

  与其说这次我跟大家谈谈自己读完这本书的读后感,不如说我向在座的各位同学推荐这本书。我将从三方面来说说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一、走进其人-——余映潮

  恕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才疏学浅,在阅读此书之前,我没关注到余映潮老师。由于书中的内容很吸引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有种如饥似渴感,所以刚开始时,我没没有特地的去通过简介了解其人。应该说读完他的这本书才慢慢对他有所了解。这可以说这是美丽的巧遇吧。在通读本书后,我深深地被余老师对于语文教学事业的执着而感动。余老师是如此一位超乎寻常的人,他能对工作如此执着甚至倾情!读他的书,了解他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从他的点点滴滴中,我找到了许多工作的激情与动力。他是一名语文教师,他是一名专家,他是一名学者。

  (一)扎实脚步,凸显耐力

  余老师坚信着耐力是一种智慧,耐力表现着一个人在人生与事业之路上坚持跋涉的生存观。在无路可走的地方坚持着自己的开辟工作,在非常痛苦的披荆斩棘之中坚持着一步一步地前进并寻找到自己的一条道路,这就是生存的智慧,这就是事业的智。的确如此他用他的耐力,塑造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是一名一线教师,有着10多年扎根农村学校教学经历,20多年的教研工作经历,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慢慢磨练成了一名教研员。在这过程中他倾情于教育教学事业,将时间与生命投入工作、研究中,在这个过程中力求不断提高和突破,这需要何等的耐心。

  (二)扎根课堂,追寻勇气

  余老师是一名一线教研员,他在书中提到最能够表现他自己自信的典型事例是在50岁的时候他能自上讲台讲课。试想50岁,俗称念过半百了,50岁在教师行列中属于老教师甚至退休边缘人物了,然而他能自我挑战,充满自信地走上讲台。“已经评点100个教学案例了,天下的风光北我尽收眼底,那么多名师的教学艺术被我提炼出来,我为什么不能自己上台讲课?”有了这种想法,他自信的走上了讲台,甚至一副不可收拾,在近51岁到63岁之间,他上了100节公开课,而且分布在小学到高中的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除阅读课,还有作文课,单元小结课,中考复习指导课,读报课等不同类型。这么大的年龄,这么多的课型,这么广泛的教材,而且在成为一名名教研员后还如此热心扎根于课堂实践,迎接各种不同的挑战无疑显示出他的勇气!迄今在全国各地讲授几百节公开课,没堂课都那样出彩,没堂课都有他付出的心血。

  (三)专题研究,凝聚智慧

  余老师对自己要求很高,他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磨练自己,他要在工作上不断创造与创新,在工作中摸索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在实践中凝聚出无数的`智慧。余老师已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400余篇,出版《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庭余映潮老师讲课》、《余映潮将语文》等10本专著,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精彩的课堂教学受到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欢迎。

  “每天做一点,一直向前走。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是的,这就是余老师,从一线到教研员到名师,执着与教育教学事业,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二、 走进其文——《致语文教师》

  《致语文老师》以余映潮老师在全国各地的10个讲座稿为蓝本,结合其积累了几十年的教学实例、评课案例和经验教训,本书的三个章节都围绕“智慧”出发,从“成长、教学、治学”三个方面提炼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40项基本素养。这本书对语文老师来说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的优秀读本。在每个章节前列举了每个章节的提要,这样便于读者大体浏览了解,又便于读者在读完章节后能回顾沉淀。

  本书从“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个方面,提炼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40项基本素养,包括理念创新、教材研读与处理、教学思路梳理、教案设计、课堂细节应变等内容,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读好教材上好课,如何多想问题从而认识语文现象,如何养成并具备研究的素养,培养终生追求发展的动力,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师。

  (一)我读第一辑——成长智慧

  关键词——感悟

  在第一辑中,余老师收录了很多自己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成长的经验与想法。读这一辑我有很多的感悟,只记得在朗读时拿着笔在树上随手写下了很多地方。“趁着年轻多做事”这个标题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余老师认为趁着年轻多做事的重要意义就是磨练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提升自己生命的质量。趁着年轻多做事就是要重点落在多上,它的含义就是热爱,勤勉,执着,坚持,超量,余老师还深刻给了我们三个诀窍:1.趁着年轻多做事,要找准方向;2.抓住时间;3.注重方法。是的,工作第一年你会发现你到一个学校你是学校最年轻的一位,别人都羡慕你的年轻又朝气,可是时间一闪而过,你会发现身边的90后都成了你的同事。作为80后曾经注入学校以新的力量,难道几年后就要被90后00后淡化?久而久之被时代淘汰?不!我们不愿意这样被淘汰然后在还剩以后的20年这样碌碌无为的耗在教师岗位上!那将是很可悲的事。所以我们得趁着自己还年轻时得加倍的努力,给自己定一个方向和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前进,有序地规划自己的教师生涯。

  余老师提到几十年来,不管生活多么艰苦,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得始终在一种年轻的精神状态中生活,这话说得真有道理,是的保持一种年轻的精神状态,你将永远年轻,你将永远有活力,你才能以最大的工作热忱投入,快乐年轻地教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