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流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探究论文(2)

时间:2021-08-31

2流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研究

  2. 1个体×情境的流畅理论模型

  Kimiecik和Stein指出流畅状态并不由单个因素所导致,而是任务要求与个体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构建了个体×情境流畅理论模型,见图2.该模型设置了流畅状态出现个体在状态与特质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个体状态变量包括: 状态注意,目标和自我效能等; 个体特质变量: 分为特质焦虑,目标定向等5个子变量,特质变量中包含目标定向、任务对自我、注意方式、特质焦虑、特质自信和运动的能力知觉等子变量。情境方面涵盖运动类型、选择、清晰、任务和中心任务等因素,其中运动类型包括自定流对相互配合、开放技能对封闭技能、个人项目对集体项目四个方面,项目的性质为个人与团体项目,技能为开放与封闭,项目与比赛的重要性、对手能力、教练的指导行为、队友间的友谊和流畅结构等有关。Kmimiecik和Stein进一步认为个体状态因素可能与流畅状态的关系更为紧密。该模型从理论角度间接表明流畅状态的发生,归因于个体的状态、特质性心理因素与运动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

  2. 2流畅状态竞赛诱发因素研究

  在研究流畅体验的过程中,Jackson提出促进流畅的因素包括:1) 形成积极心理定势;2) 积极的赛前效果;3) 积极的竞争影响( 竞赛期间) ;4) 保持适宜的集中注意;5) 身体准备( 做好准备的知觉) ;6)与队友或教练保持一致。阻止的因素包括:1) 经历身体上的问题与错误;2) 无法保持适宜的集中注意;3) 消极心理定势;4) 缺少观众的回应。Orlick和Partington总结出3个影响流畅状态出现的因素,分别是: 准备方式的改变; 较晚被选入运动队; 注意力分散后无法重新聚焦。国内学者孙延林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促进流畅的条件包括: 赛前赛中的计划和准备程度; 强烈的自信以及积极的比赛态度; 身体准备的适应程度,营养及时的补充,比赛期间高效的休息质量,身体状态感觉良好,没有伤病出现,无过度训练的现象; 赛前身心处于适度的唤醒水平区间; 拥有良好的参赛动机和目的; 比赛感觉良好; 稳定注意力; 赛场周围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队员之间的关系融洽; 曾经流畅经验,并且运动成绩处于提高阶段。

  2. 3流畅状态与认知、情绪等因素之间的相关研究

  Csikszentimihalyi提到在流畅状态出现前,需要具备挑战程度和技能水平满足认知上的平衡,以及队员对运动感知的能力,同时Kimiecik和Stein的研究也证实了运动员对比赛的感知能力与流畅状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在Jackson和Kimiecik的研究表示当运动员比赛前、赛中出现焦虑时将无法体验到流畅状态,感知能力较低的运动员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而且两位学者也证实运动员感知能力的高低与流畅状态反应出的一些特征存在显着性相关,如在明晰的目标、准确的反馈、注意力关注于当前任务和控制感特征维度。国内学者王智和张忠秋研究后发现: 竞赛自我效能和赛前状态注意水平处于较高阶段时能够对流畅状态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2. 4流畅状态与个性倾向性及其他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

  Jackson的研究显示运动员高水平发挥时,高动机是流畅状态的促进因素。Duda认为在运动情境中,个体的目标定向对竞技表现的感知能力相关,但在成就情境中,个体在目标定向强度区间和选择方面存在差异。Jackson与Robert的研究发现高校运动员任务定向和流畅状态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但在自我定向方面不存在主效应,感知高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容易产生流畅状态。

3结论与建议

  流畅状态属于心理学研究领域,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也可以涉及到此种状态,在运动心理学界,近年来成为新兴的研究方向,由于流畅状态属于积极性的运动状态,对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可以起到促进和改善作用,并且对运动员本身来讲是正面的和有益的,也使得运动心理学学者从原来较多的研究消极状态转而向积极状态方面投入研究,符合了运动本身的目的即积极向上的共同竞争创造理想成绩的过程。随着中西方知识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使得国内外学者在更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方面互相取长补短,使得在不同领域与群体中体验流畅的最佳状态,创造优异成绩。流畅心理状态特征方面,前人的研究多是依据人口学变量从性别、运动等级以及运动年限的划分来比较特征差异,而九个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内在影响研究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尽可能涉及九个特征的内在关联关系。研究的群体或是涉及的运动项目项群较少,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尽可能多的涉及不同竞技运动项目。影响流畅状态出现的因素众多,不单单是受某个个别因素的影响,应根据不同项目或项群分门别类具体细化,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宝贵详实的依据。流畅状态作为一种最佳体验过程,也可运用到非竞技领域中去,比如大众运动领域等,根据目标与要求的不同促使更多的运动对象体验流畅过程。

  参考文献:

  [1]Jackson S A,Robert G C. Positive performance states of atheletes:Toward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peak performance[J]. The Sport Psychologist,1992,(6) :156 ~ 171.

  [2]Jackson S A. Toward a conceptual understand of the flow experience in elite athletes[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and Sport,1996,67(1) ,76 ~ 90.

  [3]孙延林,李 实,蒋满华,等。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 :12 ~ 15.

  [4]王 洪,符明秋。高水平运动员流畅状态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 :127 ~ 130.

  [5]胡咏梅,孙延林,吉承恕,等。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结构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 :761 ~ 763.

  [6]蒋满华,孙延林,薛玉行。对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6) :14 ~ 18.

  [7]胡咏梅。棒、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 :27 ~ 29.

  [8]胡咏梅,蒋满华,孙延林。中美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特征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4) :42 ~ 43.

  [9]刘微娜。体育运动领域流畅状态的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9,(11) :27 ~ 78.

  [10]邹苏涛。冰雪项目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结构与特点分析[D].沈阳: 沈阳体育学院,2014,5.

  [11]刘世军。优秀网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诱发因素及其可控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 :58 ~ 60.

  [12]刘微娜。流畅状态的认知干预: 目标设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2) :72 ~ 80.

【竞技流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1.运动对中老年人流畅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

2.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影响因素探究论文

3.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

4.探究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论文

5.轨交驾驶人员职业压力影响因素探究论文

6.关于科技竞技的议论文

7.使用流畅造句汇总

8.公司环境投资影响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