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发展及未来论文

时间:2021-08-31

  网络的不断的发展,将在未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改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网络的发展及未来论文2篇,欢迎阅读。

  有关网络的发展及未来论文1

  随着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以及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正朝着网络“无处不在”的社会前进。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将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可随时随地上网

  利用手机上网渐成时尚,支持无线上网的可携式电脑等多媒体智能终端已经实用化。1999年初,日本领先于世界开始了手机上网服务,才过了3年多的时间,利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就突破5000万,目前日本上网手机用户占手机用户总数的比例已超过3/4。

  随着第三代手机迅速普及,手机上网将更加便利、快捷和有趣。美、日、韩、法、北欧、巴西等国已于2001年至2002年正式开始“IMT-2000”第三代手机服务。“IMT-2000”可提供随时上网等多媒体移动通信服务,可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声音质量达到固定电话水平,可传送简单的活动影像等。此外,近年来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发展很快,在无线局域网覆盖的场所,利用带移动计算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可直接上网,无须将其与手机连接,而且上网速度比目前的GRPS手机快100倍以上。

二、随着宽带的普及,网上流通的信息内容日趋丰富。

  在一些国家,利用DSL、有线电视、无线方式或光缆线路上宽带网的用户迅速增加。宽带网便于高速传送大量知识信息,比如以2小时的电影内容为例,利用ISDN下载需125小时,ADSL需13小时,而利用光缆线路的话,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由此可知宽带网络对传播感性知识、对提高信息化知识化水平有多么重要。有人说“宽带的普及可能引起互联网应用的巨大变革”,“窄带网是信息经济的工具,而宽带网是知识经济的工具”。随着宽带的普及,在网上流通的内容日趋丰富而有趣。

三、家庭网络化即将成为现实。

  各种“网络家电”已开始普及,外出的人们可利用上网手机对家里的各种家电进行联系和控制,网络家电之间也可保持相互联系而形成有机统一的系统。当前已有多种网络家电产品上市。比如韩国、美国已有网络冰箱上市,日本东芝公司的网络冰箱、网络微波炉、网络洗衣机也将在今年上市。今后,通过无线技术相互连接的不同家电将似乎带上“灵性”。比如,在房间里,这边电话铃响了,那边电视的声音就会自动变小。家庭网络化可能会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四、数字电视将成为家庭网络化的中心。

  数字电视具有可传送高质量的影像和声音、频道多、可与互联网连接等优点。在宽带时代,数字电视将取代个人电脑成为家庭的信息中心。2001年全球数字电视用户已达6200万户,预计2003年将再增加1亿户。有关机构预测,到2005年,数字电视观众将达6.25亿人。英、美、韩、日、瑞典、芬兰、新加坡等国已经从2001年或更早正式开始了数字电视广播。美国75%以上的家庭已可接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规定,到2007年,所有在美国出售的大于13英寸的电视机都要安装数字电视解调器。日本松下公司将在今年推出长时间连接互联网的电视机。

五、网络地址的无限供应将成为可能。

  正如人们进行通信要有地址一样,每台上网的计算机、手机等信息终端乃至各种网络家电也要有各自的地址,但现行的IPv4(1981年开始使用的互联网通信规约第4版)只能提供43亿个互联网地址,连全人类人均一个地址的需要都不能满足,更不用说物品了。为此一些国家正在转向Ipv6(1994年研制出的互联网通信规约第6版),它可提供43亿的4次方、几乎是无限多的地址,这样,人和物都不用为地址不足而犯愁了。今后,不仅所有的人,而且所有的重要物品都可根据需要“置身”于网络之中,相互联系,从而出现一个信息网络“无处不在”的社会。

  有关网络的发展及未来论文2

  一、网络教育的兴起: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引导教育观念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人的全面需求都将成为教育的对象,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学习者是教育的目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现不同层次多维度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三个层次的需求:珍爱生命、维护尊严、谋求发展。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了解国内外即时新闻,对国内外社会有较为全景的把握。网络股市让更多普通人了解了金融、经济知识。一切的一切,都是网络教育在拓宽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给整个人类文明带来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文化背景下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一直是师生之间自上而下的教育过程,老师是师生关系的主推动力。在这种体制下,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制造者。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改革,在网络上越来越难以分清老师和学生的界限,凭借真才实学和真知灼见,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结庐授课”。

  (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教育方式发生改变

  网络教育带来的大变革首先体现在由无个性的教育转向强调个性化的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教育者是少数,学习者是多数,所以要以教育者为主,对学习者实行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所有人要以同样的方式来接受知识,这本身是与人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相冲突的。尤其是当今社会,人的发展越来越强调个性和特质,传统的一元化教育理念将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大战略,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一元化教育都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而网络教育似的教育多元化,教学者和学习者是一对一的,更是多元的。针对每位学习者,不同的教育计划都会发挥他们的最大优势和潜力,做到让学习者在学习中真正得到长足进步。信息化将使教育彻底摒弃“仓库理论”。现代化教学观念要求作为教师的教育者,应从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播者过渡为教育活动的运行者和传播者,即以学生为主体,对学习活动整体的步调进行把握和规劝,让学生主导学习的大方向,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独立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教学目标。过去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只能凭借最基础的教育工具———字典和图书馆,今后互联网会成为学生独立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