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融资的分析论文(2)

时间:2021-08-31

四、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及策略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要想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处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拓宽其融资渠道,保持资金上的优势,从而才能更好地发挥地域优势,以适应开放后的激烈竞争。

  1国家政策性注资。虽然我国正在积极推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但四大商业银行在性质上仍归国家所有,所以国家是有责任帮助其进行坏账剥离或资产重组等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融资安排,2005年上半年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由2004年底的13.2%降到8.8%,主要原因是国家为其核销了大约7000亿的不良贷款。可是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其市场地位正逐步加强,单纯靠国家注资的行为也将越来越少。所以国家政策性注资虽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但商业银行还必须积极寻求其他的融资途径,以摆脱融资渠道太过单一的窘境。

  2商业银行要加快股份制改革进程,进行上市融资。这是增强商业银行独立市场地位的最好方法,也是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很重要的方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代号为“0939”)于2005年10月27日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国务院决定实施国有独资银行改革以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备受海内外投资人士的关注。建行上市招股面向全球发售264.86亿股H股,发行比例为12%国际配售244.99亿股,发行总金额约为622亿港元。建行的成功上市融资为其他国有银行的上市融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2006年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也都分别成功地在香港和内地上市。随后还有一些国有银行将陆续排队上市融资,这说明我国政府和商业银行已注意到上市融资的好处,并开始主动采取股份制改革的方法来积极应对新的发展需要,同时享受在市场经济中进行上市融资的机会和好处。

  3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国外战略投资者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优化国内银行业机构的股权结构,改变国家股一股独大的僵化局面,还可以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产品,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引入国际知名的股东,还能提升国内银行业在国际上的市场形象,增加国内银行海外上市与融资的能力,提升国有银行本身的价值。建行上市之初,首先完成了与美国银行和淡马锡的股份首次交割,交割完成后,美国银行和淡马锡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建设银行9.0%和5.1%的股份;工商银行上市之初,于2005年的9月份与美国高盛集团牵头的投资团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协议投资团将斥资35亿至40亿收购工商银行10%的股份;而在中行上市之初,2005年8月18日,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签署了战略性的投资协议,根据协议规定,苏格兰皇家银行将支付16亿美元认购中国银行5.16%的股份,而投资银行美林和香港富豪李嘉诚将共同出资15亿美元认购该行4.84%的股份,同时淡马锡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将投资31亿美元收购其另外10%的股份。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国际有名的投资者,对拓宽我国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以及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都很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不仅要实行“引进来”的战略,还要积极利用加入WTO的机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到国外的金融市场上去进行融资。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资银行海外资产总额已达到1638.55亿美元。但中资境外金融机构大多设在香港和澳门地区,真正走向欧美日等发达地区的实际并不多,而且没有形成跨国经营的网络,业务品种也比较单一,严重制约了中资金融机构向纵深方向发展。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海外市场和业务的拓展,增加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力度。在国内市场要加大金融债券的创新,发展适合中小投资者的金融债券品种。中国银行于2004年7月7日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总额为100亿美元的10年期固定利率发行人可赎回债券,这是我国金融市场一项很重要的金融创新,中国银行的此举以及随后发行的数百亿的次级债券为补充附属资本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直接提高了其资本充足率,也为中行上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发行国际债券从国际市场上进行融资。西方很多投资机构对我国经济长期看好,尤其是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如果商业银行能在国际融资市场上发行国际债券如欧洲债券或是以人民币标价的债券,那么其融资量将是不容忽视的,且其稳定性要远远高于国内的资金市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2年在日本发行了第一笔外国债券,从此我国的金融机构便先后在伦敦、香港、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了以日元、美元、马克为币种的金融债券,但总体融资规模比较小,融资的品种也不多,国际债券市场融资方式还有待完善。如果能很好地完善和发展国际融资市场,那么对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以及对我国利率的市场化和资本项目的全面开放都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5国有商业银行还可以适时吸引民营资本。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已经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民营经济的发展直接带来了民营资本的壮大,而且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是值得国有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的。吸纳民营企业入股,一方面,银行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进而把经营规模做大。另一方面,四大商业银行现有股东以国有背景居多,股权结构不利于其灵活运作,而引入民间资本,可以借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尤其是民营资本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可以利用民营企业家的优势识别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信贷,一方面增加了利润来源,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6推出资产证券化品种,变暂时不流动的资产为流动资产,可以满足商业银行的短期融资需要。我国首只资产证券化项目是国家开发银行2005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它是以人民币标价、以长期贷款资产组合为支持的债权资产证券产品,贷款资产合计42亿人民币。由此可见,资产证券化品种的推出在我国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商业银行应该根据本机构的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设计经验,将那些具有可预见现金流的资产打包,以证券的形式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发售。这一方面增加银行的融资渠道,促进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其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可以改善银行的信贷期限结构,分散信用风险,适应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

【关于商业银行融资的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商业银行改革分析的论文

2.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问题分析论文

3.关于商业性信贷研讨的论文

4.商业广场游憩空间设计分析论文

5.分析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的论文

6.论文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对策分析

7.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分析论文

8.商业银行营销策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