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沟通论文

时间:2021-08-31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审计沟通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决定着公司内部审计的实施环境。本文首先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司治理结构下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并分别从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审计模式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公司内部审计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制度建设

1引言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未发挥内部审计对于公司财务管理的作用,导致财务舞弊案件频发,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2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2.1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目标的一致性

  从公司治理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目标来看,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以风险控制和企业增值为目标,开展各项管理和审查工作。在传统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是平衡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形成相互制约机制,共同确保公司的稳定运营。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的运营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的风险问题也呈多样化趋势发展。公司治理不仅要关注于内部结构,还要控制好外部风险。而内部审计工作也纳入了风险管理的新智能,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增值,最终实现公司治理结构下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2.2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共同的理论依据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即委托代理理论,两者分别在各自框架内,处理委托代理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下,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经营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保障,公司要实现良好经营,就要协调好股东、董事会、债权人等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采用合理的治理机制,形成相互制衡的稳定局面。在内部审计模式中,委托人与受托人的立场不同,在利益目标上有一定的冲突,委托代理理论则是解决矛盾冲突的关键,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维护委托人与受托人的正当利益。

3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审计模式及存在的缺陷

  3.1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现状

  A公司是国内大型机械设备生产企业,业务韩干大型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运输、销售、安装等各个环节,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销售总额一直保持递增趋势。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对企业增值起到重要作用。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顶层是股东大会,其下是处于平级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在董事会之下设有内部审计委员会和各部门经理,由内部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各项审计工作,由部门经理总领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基于上述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管理权由股东大会授予董事会代为执行,内部审计机构归董事会直接领导,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可以得到保证。由董事会直接决定内部审计委员会的人员任用,由内部审计委员会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和评定标准,对公司经营风险进行评估,并为下一阶段公司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从A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现状来看,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执行机构,审计部门下设三个办公室,即财务审计办公室、工程审计办公室和管理审计办公室。财务审计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公司财务收支、经济责任以及承包兑现等进行审计,主要有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师等人员组成。工程审计办公室对工程预算进行审计,对工程项目计划和合同进行评审,主要由高级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师等人员组成。管理审计办公室负责对公司绩效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主要有经济师、工程师等人员组成。通过发挥各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确保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公司的健康运营。

  3.2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从A公司内部审计的实际实施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多方面问题,主要包括:(1)制度建设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标准法律法规,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主要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但企业的内部审计法制化建设进展缓慢,也存在缺乏法律依据的内容。比如相关法规中只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进行了界定,而缺乏对咨询服务职能的知识。(2)组织结构问题。虽然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由于部门设置不够合理,内部审计与其他公司管理工作不能高度协调,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问题无法解决,使内部审计的实际执行缺乏支持,难以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部作用。(3)工作效率问题。从内部审计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工作效率较低,主要采取时候审计方式,缺少事前和事中审计措施,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不能做到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基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模式做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4加强公司内部审计的建议和对策

  4.1明确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方主体的关系

  从现代公司管理体系框架来看,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各方主体均有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一是内部审计是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下属机构,董事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直接决定权,同时也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提供保障,使其具有较高的独立性,直接向董事会提交风险报告,督促改善相关问题;二是内部审计与公司中的其他职能部门均具有平行关系,并对其他职能部门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起到约束公司成员行为的作用,其他职能部门有义务配合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并积极听取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一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风险;三是对于公司股东而言,虽然公司股东不直接参与内部审计工作,将管理权授予了董事会,但内部审计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也是股东了解公司经营信息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