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管理论文(2)

时间:2021-08-31

  3.电教教案的编写

  小学数学电教教案编写的一般模式应是:传统教案+电教媒体。具体说来,(1)必须具有传统教案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具准备;(2)必须具有电教媒体:精心设计电教媒体;严格操作规程,掌握出现时机;课后要做好整理工作;注意搜集反馈信息,包括:a电教媒体的设计问题;b学生意见;c教师意见;d把各种意见记入教案并制定纠偏方案。总之,教案要突出立足素质提高,着眼智能开发,体现教法学法,突出电教特点,联系学生实际,讲究低耗高效。

  其次,关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问题,笔者认为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到处可以套用的统一模式成为最佳,但是根据系统理论和心理学原则,我们仍然有下列原则可循。

  1.有序的原则

  “系统是人、设备与过程在一定环境中有秩序的组合。”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任务)和过程在一定教学环境中有秩序的组合。这个教学过程的秩序,不仅知识教学有其顺序、能力,思想品德培养也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这个序将影响到课堂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这个序既取决于科学知识的系统,又取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而在教学的长期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也是变化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这个序实质上是在教学的影响下,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序。

  优化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和传统教学媒体将其自身与学生、教材和过程有秩序地组合起来。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如纸质教具演示),则往往会出现教具演示、教师讲解、板书等与教学内容难以进行有机组合而导致学生吃“夹生饭”的现象。对此,我们借助投影仪、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辅之以精讲,引导学生通过动眼、动手、动耳、动口而进行动脑,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可接收状态,从而达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声形结合、图文并茂,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有机结合,并使教学过程中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促使学生将其所学知识主动地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以培养其观察、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2.适时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某一项知识(概念、法则等)的学习,某一技能、能力的培养,某一行为习惯的培养,一般有一个适宜的时机,失之过早,学生掌握不了;失之过迟,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和损失。因此,要适时施教,及时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是“适时”的原则。由此,在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中掌握好诸要素的显现时机尤为重要。如上例中,先通过投影仪出示静片,待学生注意力集中并进入积极的状态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制圆纸片,有目的地进行操作,使学生的眼、手、脑协同发展;其次,通过放映录像呈现动片,让学生进行动态观察、反馈、矫正自己的操作结果,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精讲,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得出法则:最后放映配音的关于法则(教学目标)的录像,使学生通过看、听、思、说达到认知目标的目的。这样将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使其技能和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3.反馈的原则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的教学过程是多种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控制,主要是根据教师与学生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教师要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分类细目,借助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和传统教学媒体,采取观察、提问、做练习、短时测验等手段,检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与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差距,灵活及时调节教学环节(上例已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馈,不断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控制,收到的信息才不会失真。如教学“数的整除”时,我们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猜数游戏”教学。猜对,给予鼓励(继续猜下一题);猜错了,显示中文“再猜一次,你会成功的”。这样的教学反馈及时、效果好。总之,教师的教指导着学生的学,而学的结果又影响着教。结果反馈于原因,这就是教学的辩证法。反馈的原则,把教师的备课,教学中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品德的评价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使之得以顺利地有效地进行。  三、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评价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的组合是否最佳,以发挥最大的教育教学功能,是有一定的客观评价标准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两点:

  1.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

  音像立体化教学应有助于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想象、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

  2.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音像立体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能产生新的教法和学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以优化教法和学法;能促进音像立体化教材的系统化。

  总之,评价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优化程度,应着眼于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教学能促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的转化,即知识上的转化;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即能力上的转化;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即态度上的转化。离开这些孤立地评价教学过程,就背离了开展电化教学的宗旨。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教学管理的论文

2.教学管理浅谈论文

3.教学管理毕业论文

4.教学管理论文

5.音像年检的自查报告

6.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论文7.高职常规教学管理设计与实现论文

8.教育教学管理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