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积极应对交通运输雾害的措施与建议论文(2)

时间:2021-08-31

5.积极应对交通运输雾害的措施与建议

  我国交通运输业呈加速发展趋势,但目前由于相对缺乏交通沿线气象监测和高效的雾天管理对策,高速公路和机场往往因雾封闭,造成乘客滞留、交通堵塞,甚至引发交通事故。传统的封闭交通措施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在降低事故发生率而提高交通效率的原则下,加密交通沿线能见度监测、加强雾天交通管理以及提高交通专业气象预报精度等,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雾对交通运输造成的负面影响。

  5.1 加大交通沿线能见度监测仪的设置密度,增加车船湔便携式小雷达租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目前我国大多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还不够稠密,而且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其特点是体积小、安装方便和量程大,但测值仅代表测点附近的能见度情况,且准确率和分辨率均相对较低,而部分地区的雾又具有较强的局地性特征。为此,应根据公路的环境特点,合理加大布设能见度监测仪密度,防止能见度突然下降引发交通事故。建议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投资,在交通沿线适当加大能见度监测仪器的设置密度;同时,高速公路和航运部门也可通过雾天出租车(船)前便携式小雷达的方式,降低车辆和船只碰撞的机率。

  5.2 提高交通专业气象预报精度和加快除雾技术的研发

  提高雾情预报的准确性将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实践证明,无论是大范围的平流雾、辐射雾还是局地性突发性的团雾都具有可预报性。目前气象部门对降水、大风和气温等常规气象要素的监测和预报方法均较先进,但对能见度、路面结冰方面的监测和预报方法相对薄弱,尤其是局地雾和路面结冰还没有纳入日常业务范围。气象部门应提高交通沿线雾情(能见度)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精细度,保障交通管理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另外,对于部分地区出现的局部且保持较长时间的团雾,必要时可以通过人工除雾措施来増加能见度。此外,加强民航机场的人工除雾技术的研究也尤为重要。

  5.3 制订严格的高速公路雾天交通运行规定和加强汽车司机雾天安全行驶意识教育及提高飞机驾驶员盲降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管理规定中,大多要求能见度低于50m时封闭高速公路,但这种封路措施往往造成车辆停滞运输、公务执行受到延误,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尽可能不采取封路的措施,而是尽快制订出严格的雾天交通运行规定,依靠司机提高雾天安全行驶意识、遵守雾天行驶交通规定,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航空方面,应加强飞机驾驶员雾天盲降技术培训,提高盲降安全性。

  5.4 加强和完善雾天低能见度交通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雾天低能见度交通预警系统还很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増加了雾天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道路雾天低能见度交通预警系统。(1)信息采集:及时准确地采集气象(包括能见度)交通和路况等信息;(2)信息监控:将气象、交通、地理等信息数据合理融合、组织、存储和管理,供用户方便查询;(3)预警决策:根据实时气象、交通流量和事故信息及时发出雾天安全警告,同时启动合理的应急预案;(4)信息发布:通过路侧可变情报板、广播系统等,及时准确地将决策信息发布给道路用户和一线交管人员;(5)通信系统:以快速的传输功能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实时性。

  5.5 车队模块化通行的雾天特情管理

  车队模块化通行,是指在浓雾、暴风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为确保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将若干辆车有序地排列成一个通行车队模块,并由装有雷达和伸展臂(阻止后方车辆超越)设备的警车带路压速行驶,以模块为单位放行。车队模块化通行可以有效降低恶劣能见度天气条件下事故发生率。

【探究积极应对交通运输雾害的措施与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1.幼儿文学欣赏的有效措施与建议论文

2.中国入世的财税应对措施与政策的建议论文

3.建筑施工成本管控措施与建议论文

4.交通运输论文

5.煤炭企业健康发展的措施与建议论文

6.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措施与建议论文

7.改进农村素质教育的一些措施与建议论文

8.交通运输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