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IMF的合作关系论文(2)

时间:2021-08-3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关于俄罗斯经济的报告也指出,尽管俄罗斯保持了强劲的收支平衡势头,但近3年内其收支平衡还将出现“财政缺口”,因此,俄罗斯经济若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和外国的财政援助就难以正常运转。而且,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勒的话说,“俄罗斯是从卢布的低兑换率和很高的石油价格中得到了好处。如若经济增长没有结构改革做保证,俄目前国内出现的经济增长的持续就得不到保障”。

  尽管俄罗斯与IMF的关系时有麻烦,普京总统于2001年10月11日在克里姆林宫会见克勒时表示,俄希望在现有基础上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善和发展建设性的合作关系。他还指出,俄罗斯认为,同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的合作是俄罗斯经济稳定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实际步骤和重要保证。而且俄罗斯与IMF的合作已经进入—个新阶段,这—阶段的特点是,俄罗斯可以不借助于IMF的贷款而独立制定计划。俄罗斯还打算不借新债来偿付一部分外债。不仅如此,普京还明确表示,俄准备于2001年开始提前偿还IMF的贷款。克勒称俄的这一举动是重要和及时的,有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保持国际金融的平衡。他认为,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不可逆转,因此俄罗斯没有财政援助也照样行得通。而且这种经济增长越是稳定,卢布就会越快地成为IMF的结算货币之一。他还认为,俄罗斯不必付出特殊代价就能度过2003年的偿债高峰。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02年1月1日,俄欠IMF的债务总额为75亿美元,而2002年全年应偿还15亿美元。当年的前7个月,已累计偿还了8.5亿美元,8月份又分三次向IMF偿债。而且俄决定向IMF提前偿还将于2003年到期的27亿美元的贷款。

  俄罗斯加入IMF的利弊分析

  总的来看,俄罗斯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利弊兼具。有利的因素主要是:

  第一,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够促使俄罗斯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众所周知,IMF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它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不加入IMF各国就难以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也难以向世界开放市场。俄罗斯正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并面临沉重债务负担和支付危机的境况下正式加入IMF的。加入该组织后,俄不仅马上开始实行卢布的有限兑换并统一外汇牌价,而且实行了某些国际资本流动业务的自由化,并且在加入IMF的当年即1992年就获得了第一笔约1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贷款。此后,IMF对俄贷款数额不断增加,最高时—年达到68亿美元。这是俄罗斯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和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结果。

  第二,俄罗斯加入IMF可以减轻外债压力。俄政府与巴黎俱乐部和伦敦俱乐部都签署了债务重组协议,从而减轻了联邦财政偿付外债的压力。既不损害本国经济利益和国家货币信贷体系,又能提高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达到了双重效果。尤其是IMF对俄罗斯支付能力的肯定,促使巴黎俱乐部在2001年10月召开的俱乐部大会上明确承认俄罗斯为享有全权的债权人伙伴。俄罗斯也首次既作为债务人,又作为债权人参加了这次大会。这对俄罗斯十分有利:虽然巴黎俱乐部目前仍不承认—些独联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俄罗斯约350亿美元的欠债,但它可能逐渐承认其中的一些国家对俄罗斯的债务。这样,俄罗斯是以债权国并同时以开始提前偿还贷款的债务国的双重身份出现的。截止到2001年10月,俄罗斯对巴黎俱乐部的欠债总额达470多亿美元,其中前苏联的债务为390亿美元,俄罗斯的新债务为82亿美元。

  第三,作为IMF的成员国,俄罗斯可以积极参与IMF规则的制定,参与解决一些重大的问题,也能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发展委员会这类重要的机构中派驻代表,取得发言权。因为举凡涉及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要问题,包括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防止世界货币金融危机等,均由这些机构做出决定并采取相关措施。

  第四,加入IMF可以使俄罗斯充分利用该组织的人才资源和潜力,可以请其高级专家提供咨询服务,并协助俄罗斯提高本国专家的业务水平。

  从不利的因素看,俄罗斯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与其密切合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削弱俄罗斯的国家经济主权,使其在经济事务中的独立自主权力相对减弱甚至部分丧失。一般来说,国家经济主权是指国家对本国经济所拥有的最高领导权和决策权。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经济事务,不受外来干涉。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尤其是加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而成立的专门性国际经济组织这类“超国家机构”,这种概念就会发生变化。国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经济主权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和冲击,已不可能。这在俄罗斯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上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俄罗斯的合作,是以俄接受其干涉国家经济主权的条件为前提的。早在2000年初,IMF就建议俄政府将1993—1997年间欠俄银行的总额为5000亿卢布(约相当于预算的50%)的非市场性债务改换成市场性债务,并投入市场自由流通,然后由政府偿还。俄政府实际上并没有其他资金来源来按市场原则偿还这些债务,只能动用国家财政资金,这无疑会使本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雪上加霜。因此俄认为IMF缺乏建设性的态度,提出的要求难以完成。此外,虽然俄2001年的经济纲领是与IMF协商的,但在执行过程中IMF又突然提出了整顿俄财政部与央行之间关系并提高预算透明度的要求。

  不仅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向俄罗斯提出了如下三项要求:—是俄罗斯金融体系要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接轨,并按照加入IMF条件的规定,不能实行外汇限制,不加入歧视性的外汇协定,支持本国货币的可兑换性。二是要求俄罗斯不能采取多重汇率制,不能人为地阻止汇率的市场变化,应通过外汇干预来克服短时间的和偶然的市场行情波动,不能利用汇率形成机制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三是要求俄罗斯增加信息透明度,保证向IMF定期提交有关国民经济现状和发展情况以及有关黄金外汇储备量的可靠统计资料。而且为证明俄提交的统计资料的准确性,IMF要派代表在俄境内进行例行检查,俄罗斯当局不得加以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