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创业的看法论文(2)

时间:2021-08-31

四、结果与分析

  1.湖北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基本状况

  本研究从创新能力、机会识别、风险管理、人际网络、资源获取、创业素质和创业信心等7个方面设计量表测量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评价,根据统计学原理,将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大于(或等于)M+SD认定为高创业自我效能感,小于(或等于)M-SD认定为低创业自我效能感,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创业自我效能感。统计数据显示,全部样本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为24.71,标准差为4.36,按照上述划分方法,分数大于(或等于)29.07为高创业自我效能感者,分数小于(或等于)20.35为低创业自我效能感者,发现高创业自我效能感者占比13.6%(121人),中等创业自我效能感者占比70.6%(626人),低创业自我效能感者占比15.8%(140人)。表明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等水平,高创业自我效能感者和低创业自我效能感者都较少。进一步分析低、高创业自我效能感者这两个群体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别,高创业自我效能感群体的平均分为32.27,低创业自我效能感群体的平均分为18.45,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这两个群体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

  2.性别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为了了解性别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性别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行相关分析(见表1)。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机会识别、风险应对这两个指标方面,都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在创业信心和总体创业自我效能感这两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所有存在显著差异的方面都是男大学生的得分高于女大学生。男女大学生在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创新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资源获取和创业素质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反映创业资源获取情况的“我能从家庭获取创业支持”的得分,女大学生略微高于男大学生(不具有显著差异)。数据表明,女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男大学生,并且主要是由于女大学生在机会识别、风险应对和创业信心等方面的自我评价较低造成的。

  3.学校类型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考察学校类型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次调查将学校类型分为三类:重点大学,指985和211工程大学;一般大学,指重点大学以外的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学校类型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在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人际关系能力、资源获取、创业信心和总体创业自我效能感4个方面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并且这4个方面得分情况都是:高职高专得分最高、一般大学其次、重点大学最低。在创新能力、机会识别和创业素质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形成由高职高专到一般大学再到重点大学的高低排序。这可能是由于学业发展和就业竞争能力等方面的差别,不同类型高校在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这三种类型教育中的侧重点不同所致(重点大学偏重学术教育,而高职高专偏重创业教育)。

  4.专业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考察专业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次调查将专业分为三类:理工类、经政类、艺术及其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专业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行相关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资源获取方面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在创新能力、机会识别、风险管理、人际交往、创业素质和创业信心这6个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5.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以创业教育的8个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4)。结果显示,8个自变量中,创业选修课和创业专题讲座这两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假设检验概率值(P值)小于0.01,表明这两项指标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极其显著影响;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计划大赛的回归系数假设检验P值小于0.05,表明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计划大赛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其余4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假设检验P值均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表明这4项指标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影响。应该注意的是,创业必修课作为最主要的创业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不显著。

五、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是当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理由是,创业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4.71(满分为35),折算成百分制为70.57。二是性别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女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男大学生,差别主要存在于风险应对、机会识别和创业信心这三个方面。三是学校类型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即创业自我效能感随着学校层次上升而降低。四是整体而言专业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不大,只是艺术类学生认为自己更能从家庭获取创业支持。五是创业教育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作用显著,但是不同创业教育方式的作用存在很大差异,创业选修课、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专题讲座和创业实践活动的作用显著,其他方式作用不显著,特别是作为最主要创业教育方式的创业必修课,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明磊,杨芳,王云峰.试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5):1-7.

  [7]严建雯,巫程成,王彭.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7):1105-1108.

  [10]谷力群,等.基于创业效能感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11):106-109.

  [13]陆根书,彭正霞.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4-113.

【我对创业的看法论文】相关文章:

1.我对环境的看法作文

2.我对书的看法小学作文

3.我对端午的看法作文

4.我对书的看法作文

5.我对零用钱的看法小学议论文350字

6.高一议论文:我对网络的看法

7.论文谈谈我对课堂有效教学的看法

8.我对作弊的看法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