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重建构想分析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重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议

  重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在内容体系上创新,而且要在写作风格和话语表征上创新,在试用、修订、反馈评价的基础上方可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新体系。

  (一)组织结构

  重建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需要众多数学教学专家的智慧,组建一支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的编写队伍,在实验尝试的基础上开展建构工作。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进行文献的梳理总结工作,提取以往编写《数学教学论》的精华,选取恰当的切入点进行建构活动。为此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集多方智慧把日常数学教学中积累的教学智慧通过巧妙的方式渗透到教材中,在一个真诚、开放、思想解放的交流平台上,把数学教学论中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本着高效、务实、负责的态度整合进该课程体系结构中,使课程结构和谐、严谨、有力。

  (二)编写建议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课程体系建构的外在表现形式。《数学教学论》教材的编写,要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当代数学教育发展的走向、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本着利教利学的原则,在素材选取、栏目设置、编排方式、呈现步骤等方面不断创新。如可在每一单元设置内容提要、关键词、学习目标作为导入语,主体用“理论解析、参与学习、案例点评、体会感想、阅读思考”等五个主要栏目来表征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力求做到结构合理、目标明确,给师范生提供一个平等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平台。

  1.理论解析

  围绕数学教学论中的核心问题从理论层面阐述其基本理论,力求通俗易懂,使师范生通过学习能够转变观念,提高数学教学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如对数学教学信念的要素分析,可从信念理论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域,师生围绕着信念形成的机制挖掘信念及数学教学信念的要素,从而让学生感悟信念的活化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2.参与学习

  让师范生参与到创建的学习情景之中,通过讨论、交流以及经历数学教学实践研讨等活动,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引起反思,提高认识,深化对理论和策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感受“参与”的快乐,在参与式活动中学习如何组织、分析、表达教材,学习如何组织语言、恰当应用语言;学习如何撰写教案、撰写说课稿;学习如何进行评课、如何撰写反思日记;学习如何设计核查表、如何检查教学效果、如何辨析、修正教学行为等基本的教学技能。

  3.案例点评

  精选具有数学教学指导意义、有参考价值、切合师范生认知特点的特色案例,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活动中,通过展示汇报和师生点评,综合性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素养。如在数学概念教学分析中,以函数的概念形成基点,给学生分发一些有关函数概念方面的教学设计案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讨论这个案例的优缺点,发言人将小组的认知在全班展示汇报,在师生点评中达成共识,相互提高概念教学设计的能力。

  4.体会感想

  让师范生学会梳理、总结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培养表达数学教育思想的习惯,发展数学教学能力和形成对数学教学的探究意识。通过创设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解剖、同学点评、教师指导的环节中提升对数学教学本真状态的理解。在每一单元学习完,学生完成一份体会感想,提倡用概念图的形式撰写,教师负责梳理,提炼要点,用课件的形式或张贴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学生,分享各自的感悟。

  5.阅读思考

  对相关的数学教学理论、重要的数学教学事件、特色的数学教学案例以辅助材料的形式嵌入到本课程的教材体系之中,不断开拓学生数学教学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中国数学教学发展中的几次重大变革,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将“尝试指导、效果回援教学法(青浦试验)”“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初中数学(GX)教改实验”“情境、问题数学学习基本模式”“数学方法论的教育方式”等重大的教学变革附在文本后面,让学生阅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教改的精神实质。

  (三)评价反馈

  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建设工作唯有在不断评价、反思中才能提升建构的质量。由于数学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多样性,要将数学教学中的智慧成果全部反映在其中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数学教学论的课程体系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种开放的系统要求数学教学内容不必拘泥于教材设计的程序和模式中,可充分运用校本资源,多方评价,适当增减,灵活处理,要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反思突破。我们希望通过数学教学论的重建,能够帮助师范生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深刻领悟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真谛,真正有能力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

【数学教学论重建构想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数学教学论文

2.中职数学教学论文

3.关于数学口算的教学论文

4.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论文

5.小班化数学教学论文

6.数学学科教学论文

7.高校数学教学论文

8.初中数学趣味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