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精读课教学设计实例

  下面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二册(杨立明,2002)的某些单元为例,按以上四个教学环节的顺序来探讨精读课的教学设计。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的准备。同时,还有利于教师按计划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图式理论的研究表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理解篇章的意义。预习任务的设计应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让学生提前r解相关的教学内容。如学习QuickFixSociety时,笔者预测到学生对这篇文章题目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便设计了如下关于题目涵义思考的问题:

  Ql:whatsthemeaningof“fix”?

  Q2:whatsthemeaningof“QuickFix”?

  Q3:whatsthemeaningof“QuickFixSociety"?

  在学习AnotherSchoolYear,Wnatfor?时,由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对世界文学还比较陌生,笔者设计了“搜查有关莎士比亚、乔叟等文学巨匠的信息,包括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作品等预习任务。因为对这些曾在人类文化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人作个初步了解,有利于学生对课文重点——大学存在意义的理解。

  对于阅读理解练习,可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阶段完成,以训练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理解的技巧以及如何读懂文字表面及字里行间的意义,还应教会他们利用语境进行推理等阅读技巧。如学习QuickFixSociety;MoreCrime,LessPunishment;HowManyAngelsonaPin等课文时,笔者针对预测的`难点,设计了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些题目出现位置的任务,然后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掌握了解决此类与题目相关的主旨题的阅读技巧。

  2.新课导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应提倡情境性教学。由于英语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要适当引入有趣的、真实的背景材料,创设模拟的语言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际愿望,从而促进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如在进入QuickFixSociety学习之前,笔者先向学生讲述了自己在桂林带学生口语实习时遇到一个美国女孩的经历。她从三个方面让笔者眼界大开:1)shesarockclimber.2)sheaskedmethequestion“howoldareyou”inthefirstmeeting。3)A—mericansaretoobusytohaveababy。对前两点,教师让学生猜测为什么会令人眼界大开,从而启发学生:有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跟老师讲的或书本上写的并不一致,我们应该走出校园多接触社会,以开阔视野。而令人惊愕甚至不敢相信的是第三点,居然可以在课文QuickFixSociety里找到解释,从而自然导入新课,并激发了学生探索“神秘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进入CoingHome学习前,笔者先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TieaYellowRibbonRoundTheOldOakTree.听完后询问学生听懂了多少内容。正如笔者所料,绝大部分学生没听懂几句歌词,但所有学生都听出了歌曲中的欢乐,我便指出他们在英语听力训练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教师接着把歌词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突然发现歌词内容原来就是他们预习的CoingHome的故事情节,于是他们怀着特别的热情与兴趣进入了对课文的学习。

  新课文的导人方法有很多,有背景知识导入、热门话题导入、问题导人、图片导入、音乐导入以及电影情节导入等。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身经历,选择相应的导入方法,力求做到attractive。

  3.课文分析

  课文讲解应以篇章为主,注重对篇章整体的理解,而不是活生生把一篇很美的文章肢解成生字、句子与语法等碎片,从而无从体会作品的情感美、意境美、结构美和技巧美等。

  可将课堂学习任务设计为通读全文之后完成阅读理解部分、找出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结构、学习写作技巧和探究写作目的等。语篇教学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

  生参与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等认知过程,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笔者认为,选择启发式、问答式、讨论式、竞赛式和比较式等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学习者意义构建的认知规律,

  例如,笔者在讲解QuickFixSociety时,选择了分组教学的方式。每组的具体任务如下:结合现实与课本讨论quickfixsociety在交通、通讯、饮食、消费和学习等各方面是如何体现的。这个教学活动的安排旨在训练学习者独立思考、协作学习以及英语口语等方面的能力。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习者展示自己就同一话题预先准备的内容,并将师生观点进行对照。另外,在课文讲解过程中还应有中西对照和古今对比,“从简单的东西中挖掘深奥的哲理,将复杂的东西归纳成一般的常识”(杨立民,2009),即developthetext。例如,QuickFixSociety文中谈到美国人在过去有savingforarainyday的习惯,在银行有Christmassavingsaccount和travellingsavingsaccount,这些都是学生阅读理解中的难点。笔者引导学生联系西方圣诞大购物和旅游费昂贵的现象,并对照中国的“教育储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圣诞储蓄”、“旅游储蓄”是怎么回事。同时,联系目前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被预言将领先成功应对危机的根据就是中国人有savingforarainyday的习惯,引导学生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这样,在课文讲解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跨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达到了active、informative和instructlve的课堂效果。

  4.课后练习

  在教辅资料漫天飞的今天,讲解练习的方法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灵活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后学习任务,把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采用主题讨论、辩论、角色表演、续写故事、用文中所学表达法复述故事等形式,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来巩固某些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学完OuickFixSociety,笔者为学生布置的课后任务是以fasterorslower?为题开展辩论。在辩论前教师应作为instructor指导学生如何为辩论做好准备;在辩论中应作为anorganizerorchairperson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后应作为expertorjudge对学生的辩论表现做出积极的点评。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等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有利于促进其重新调整自己今后学习的策略。另外,笔者还为学生布置了基于辩论的写作任务,旨在训练学生用书面语表达思想的写作能力。由于有了前期的思想交流,学生的写作内容较以往丰富多了,也更具逻辑性了。

  从以上教学实例不难看出,精读课有利于通过“读”来带动“听、说、写、译”的训练(杨立明,2009)。而这一综合训练任务的有效完成与教师精心选择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是分不开的。

【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1.习而学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

2.课堂教学思路探析论文

3.论文:试析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多媒体听力教学

4.建构主义下的管理学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5.基于历史主线教学下的精炼课堂论文

6.生态学思潮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新思路论文

7.思路简介教学设计

8.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构思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