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对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2)

时间:2021-08-31

  3对中小学教师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实行务实型师资培训。教研部门应以网络为平台,充实更多的教学成果和成功范例,如整合教学课例、归纳明晰不同环境条件适用教案等,加强对一线教师的务实型培训,建立校本教学中坚队伍,以骨干带一般、以示范推普及,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意识和技能。

  在培训中,因人施培、因地施培,要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教育、师资基础实力和意识水平,实行级次差别培训。如在经济发展快、教育硬件投入量大质高、配套设施完备、接受现代信息意识强的地域,与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条件简陋、信息技术教学配套设施差的地域,就不可能使用同一层次培训内容;同一学校内不同水平的教师之间也应当实施不同级次的培训内容;重视经济型适应性强的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

  (2)建立区域、校园信息技术网络化交流模式。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部门要重视建设县级网络、校园网络,丰富网络教学研讨和论坛活动内容,要加大县级、校园网络交流平台建设的力度,制定激励措施,让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特点,有更多的时间更自由地阅览思考,阐述个人观点,让教师在同一区域、同一学科、同一学校的教学学术得到更广泛和深度的交流,接触更多更近似自身实际环境的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方法,更好地充实完善自己的教案,提高工作效率。在一个大的范围内,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3)在师范院校对未来教师的培养模式上要和中小学互动。有一些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只是注重论论方面的知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特别是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把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当成一门公共课来开设,并没有认真的重视,导致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像Flash、网页设计等一些软件都没有基本掌握,流于形式。

  (4)要加强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上的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上的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关系到教师怎么运用信息技术的问题,信息技术运用不好必然影响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在一线教师中有很多都不了解一些运用很好的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式,例如“探究-发现”、“协作学习”“WebQuest网络探究”、“big6教学设计模式”、“自主学习”等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一个好的、适应自身课程的教学设计比人能够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率。

  (5)完善考核评价管理机制。项目评价直接反映部门管理意向和定位。在普及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教学评价指标既要反映要求、进度和时期目标,合理地评价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和能力在教学实施中的效果和作用,也要激发教师的内在需要和索求欲望,提高教师参与实践积极性,促进树立积极探索和使用信息技术教育意识和理念。通过完善项目评价机制,考核教师的能力和成果,不但要看到教师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量,还要看到熟悉程序操作的质;不但考察到教师收集和下载、制作和整合教学资料的能力,还能检测到整合教学资料是适用于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引导,是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才适用的实践效果。不要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仅仅流于一种形式,一线教师只是把信息化课堂教学当做一种表演,就是出现的一种“做课”现象,这是和我们评价体制是有很大关系的。

  4结束语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整体不高。这直接影响到教师进行新课改的积极性,也是影响信息化课堂有效性的最大阻力。因此,学校在进行硬件和资源建设的同时。应该注意加强教师的培训,并且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将培训做到实处,从最基础的地方抓起,最终真正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让信息化课堂切实有效,使学生的发展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敬涛.中国教育技术调查报告[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文剑.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之反思[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6).

  [4]曾金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改革与战略,2006(6).

  [5]宋卫华.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角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

【浅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对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相关文章:

1.浅析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之反思论文

2.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论文

3.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论文

4.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5.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反思

6.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素养的培养论文

7.浅析高校教师与信息化下的课堂教学论文

8.浅析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