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防生养成教育 提高培养质量论文(2)

时间:2021-08-31

3.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实践锻炼能力,实践塑造品格。组织国防生开展志愿者活动,义务植树,义务清扫校园,为老师的办公室擦玻璃,到敬老院义务服务等;还可选定帮扶对象,开展接力式的扶贫帮困活动;国防生到幼儿园为孩子们讲英雄故事,在娃娃中开展国防教育;到小学校做课外辅导员,辅导小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科技活动。通过道德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国防生自身的爱心,使国防生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受到教育,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四、健全学生组织强化自我教育

  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中应着眼于毕业后到部队任职的需要,重视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强化学生组织在日常养成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

1.党团组织

  成立国防生党支部、党小组和团总支、团支部,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做好非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和主题团活,增强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学生会

  在国防生中成立学生会,加强学生会建设,使之成为“学生权益的维护者、学校建设的支持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校园文明的倡导者”。针对国防生“一多四少”(经济困难的较多,思维活跃的较少、敢于创新的较少、善于沟通交往的较少、有特长才艺的较少)的实际特点,由学生会每年春季举办一届“春风行动”,开展普及性强的军事、体育、学习、文艺等系列活动。使国防生借“春风行动”之风,展蓬勃之朝气,展示才艺、增强自信、锻炼能力、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综合素质。

3.国防生讲坛

  成立国防生“励剑”讲坛,举办讲座、报告。讲坛的任务是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学习经验交流、先进事迹报告、热点问题分析”;讲坛的宗旨是“普及国防基本知识、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倡导科学人文精神、活跃学术文化气氛”;通过“砺剑”讲坛的积极工作,在国防生中弘扬“砺剑精神”,即“立志报国的坚定信念、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瞄准打赢的战斗意志”。

4.国旗护卫队

  挑选政治信念坚定、军事技能过硬、作风纪律优良、身体心理健康的国防生组成国旗护卫队。队员们自我要求严格、训练刻苦、作风顽强,能够为国防生乃至全校学生树立很好的榜样。国旗护卫队每周一和重要节日举行升旗仪式,参加大型活动,也是全校师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5.社团组织

  学生社团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支十分活跃的重要力量,应成立军事爱好者协会、朗诵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国防生社团组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同时也使组织者、参与者得到锻炼提高。

6.模拟连队

  建立模拟连、排、班。连队与党团组织、学生会及社团之间密切配合,抓思想、抓学习、抓生活、抓训练、抓作风、抓纪律。

五、开展军政训练锤炼意志作风

  通过军政训练,提高国防生的军事素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组织纪律观念、雷厉风行的作风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要求、科学施训”,既要达到训练要求,又要给国防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时间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1.开设军政理论课

  理论教学课堂是国防生掌握科学理论、了解国防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利用双休日按年级为国防生开设《综合训练》、《基层文化工作》、《军事思想》、《军事法概论》、《人民军队导论》、《国防建设》、《战争简史》等课程,并且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给予相应学分。结合军事课特点,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使国防生了解掌握军事知识,坚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明确军队的使命和军人职责,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坚定献身国防的理想信念。

2.组织日常军政训练

  军政训练是强化作风纪律的有效途径。国防生入学后,参加新生军事训练,在训练内容、强度和要求等方面要高于普通学生;要结合国防生成长成才需要,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和内容,每个星期天和第二、三个暑期组织以条令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军政训练。

3.开展暑期军事实践

  深入部队,走进军营,磨练意志,强化作风。利用暑期组织一年级国防生到国防生军事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政集训,主要内容有队列动作与指挥、战术、政治教育、条令条例教育、实弹射击、参观学习等;每年暑期,组织部分优秀国防生组成军事实践小分队到部队体验生活,与士兵同吃住、同训练、同劳动,学习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通过军事实践,使国防生更加直观感受军营、体验军营,强化军人意识,提高军事素质。

六、完善制度措施规范点滴养成

  制度是保障,制度管根本。注重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国防生的日常养成,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激励上进。

1.定期开展国防生思想调查

  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国防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状况调查,分析国防生思想形势,把握国防生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使国防生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2.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结合学校实际,对国防生实行分散教学、集中居住、统一管理的日常教育管理模式,把军校管理的长处和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融为一体。严格执行早操和晚点名制度、请假销假制度、军政训练制度、作风纪律检查制度,以及军容风纪、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和定期考核评比。以此来提高国防生的军人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作风。

3.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对国防生个人实行“星级管理”。根据日常记载,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评定,毕业时进行最后评定。考核分为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军事素质四个方面,分别评定星级,等级有五星、四星、三星、两星、一星。依据所获星级每年评选表彰“文化学习标兵”、“军事训练标兵”、“作风纪律标兵”、“思想品德标兵”,评选年度优秀国防生,以此来鼓励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国防生集体实行“红旗评比”制度,每学年评选表彰“红旗连”、“红旗排”、“红旗班”,以此来培养国防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4.实施“一助一”工程

  “一助一”工程分为“助思想、助经济、助训练、助学习”四个方面。针对思想不够进步的国防生,安排思想进步的国防生与之结成对子,帮助其改正错误、提高觉悟;针对经济上特别困难的国防生,号召经济条件优越的国防生与之结成对子,每月资助一部分钱或物,帮助其度过难关、完成学业;针对军事训练成绩不合格的国防生,安排训练能手与之结成对子,帮助其达到训练目标;针对学习劲头不足、成绩较差的国防生,安排热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国防生与之结成对子,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定期对结对双方履约情况进行考核,给予奖惩。通过“一助一”工程,使受助方得到提高,使援助方真正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含义,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培养乐于奉献精神。

5.积极扶持,鼓励创新

  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思维的创新是最重要的,没有创新的思维就没有创新的行为。为了培养国防生的创新思维,要鼓励国防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在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尤其是教育活动的形式、途径、内容、方法等方面积极提出意见建议,逐级向上反映,建议被采纳的给于一定的奖励,同时鼓励国防生积极开展结合专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活动。只要是对国防生成长成才有利的活动,在经费和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从而培养国防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国防生教育培养中,要以高校为主,军地双方密切合作,切实加强养成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国防生队伍思想稳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荣誉感和使命感更强,学习劲头更足,训练热情更高,献身国防的信念更加坚定。使国防生以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形象和作风成为普通学生的一面旗帜和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对普通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国防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为部队培养输送理想信念坚定、文化知识丰富、军事素质较好、作风纪律优良并具有开拓创新意识,能够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

【加强国防生养成教育 提高培养质量论文】相关文章:

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劳技课质量论文

2.加强课堂互动有效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论文

3.加强考试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4.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论文

5.提高教育质量论文

6.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论文

7.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论文

8.加强实验室管理与提高茶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