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在过去的一年里,学生们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教材编排特点: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分四个主题单元,共计11 课,分别是《 我爱我班》、 、《金色的秋天》 《 我的 家乡》《困难面前我不怕》。

  第一单元《我爱我班》 共4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反映季节变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体现个体与社会的整合,重在引导儿童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本单元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逐步加深对自己的,对他人的认识,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困难面前我不怕》则侧重对儿童提出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的要求,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充分展示并提升自己的指挥,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三、教法设想与措施

  按照新课标所编写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功能上的转变。以往的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负着某些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

  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1、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 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 支持随机进入教学,充分 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 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材设计的活动框架指导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学生活动演进和学习需要的情况,调整教学指导。

  4、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并结合学校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资源的开发

  本册教材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如交流各自的假期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欢度国庆节和中秋节,结合自己的生活,设计秋天的保健和创意活动等等,课本中选择设计了基础的活动程序框架,具有开放的特点,从而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将实施中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纳入课程资源体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活动体悟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中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育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从生活中分离出的,分散在小学各学科中零碎而离散的知识、规范、技能“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因此教学过程中,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和知识学习,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体悟学习,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组织者和启发者。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

  一、教材的主要特点

  1、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创造的文本。在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

  2、教材编排遵循生活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习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1)注意普通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生活的事件加工编排的。而课文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红领巾的节日等则是根据非日常生活事件编排的,然而这些节日在时间上和生活中的纪念日接近,意在将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公民奠定基础。(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教材各单元编排思路

  第一单元“生日快乐”,4个主题活动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儿童通过分享同伴生日的快乐、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庆祝少先队的诞生日,激发儿童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第二单元“走进秋天”,4个主题活动带着儿童一起走进金秋,去感受景色之美,分享收获之乐。孩子们在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中,与秋天“零距离”地去认识自然、探究自然和科学的奥秘,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

  第三单元“成长乐园”,4个主题活动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勇气、任性、习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机整合。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第四单元“金点子行动”,4个主题活动带着学生走进聪明屋,打开思维的天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指导学生亲历一些初步的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创造、美化生活。本单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帮助儿童享受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带来的欢乐。

三、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2、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3、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4、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养成。

四、教学进度表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