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研究综述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关于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基本环节和内容

  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官兵的心理变化规律进行,注重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基本环节和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普及心理知识。为了全面提高官兵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必须加强和普及心理知识。针对目前部队官兵心理知识普遍缺乏的实际,要以《心理保健手册》、《心理健康指南》、《军人心理咨询》、《普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书籍为基本教材,并通过建立保健咨询站、设立心理教育宣传橱窗、举办心理科学知识讲座、印发心理学知识手册等形式,坚持抓好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通过教育,使官兵基本掌握自我安慰法、自我解脱法、自我宣泄法、自我控制法、目标转移法、他人疏导法等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官兵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疏导能力,做到时时处处保持良好的心态。为确保普及心理知识教育实效,团以上单位以及营、连都应举办心理学知识讲座,并聘请地方心理学专家常年担任心理教育顾问,为官兵讲授心理卫生常识和进行心理辅导。

  (二)开展心理咨询。在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过程中,心理咨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部队在做好这项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首先是缺乏会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专家”,其次是官兵对“心理咨询”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尽快建设一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人才队伍。要通过外送学习、邀请专家来队培训等形式,使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骨干做到“五会”会宣传心理知识,会发现心理障碍,会开展心理咨询,会做心理疏导工作,会监护精神病人。二是要端正官兵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毫无顾虑地参加心理咨询活动。三是要创造合适的空间。通过设立“心理热线”电话、“心里话”信箱等形式,千方百计为官兵提供敞开心扉的渠道和条件。四是要建立官兵心理档案,为适时地开展心理咨询提供依据。要在专家的指导下,对部队官兵的人格、心理、气质进行测试,对战士的性格特点、能力特征以及心理上、情绪上和行为上的每次重大变化都详细记录下来,并适时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和帮助措施。

  (三)加强心理训练。这是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多数学者认为,心理训练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从非思想问题入手,正确调适和超前防患;二是把心理教育引入军事训练,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三是针对未来战场的环境条件,提高对未来战场的心理适应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加强心理训练要与战备、训练、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相结合,着眼于官兵良好素质的培养与形成,把握官兵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训练工作。

  (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军营环境对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一般有六种方法:一是领导干部要公正、廉洁,对所属官兵一视同仁,公道正派地处理好官兵的切身利益问题,杜绝打骂体罚和侮辱士兵人格等不良行为。二是要加强军营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官兵在娱乐中思想得到启迪、身心得到调节、情操得到陶冶。三是要广泛开展学习成才活动,通过举办各类知识讲座,鼓励官兵参加各种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满足官兵强烈的求知成才欲望。四是要巩固团结友爱的内部关系,使官兵在健康纯洁的人际关系氛围中感受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和领导的关怀。五是要坚持科学管理,科学施训,无论是部署工作还是下达任务,都要充分考虑到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六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量满足官兵的日常生活需求,减少军人的后顾之忧,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研究综述论文】相关文章:

1.部队心理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

2.单亲初中生心理疏导论文

3.关于心理疏导的论文

4.教育心理疏导及其路径探讨论文

5.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与音乐教育的论文

6.部队心理教育需克服五个误区论文

7.大学生心理疏导路径探究论文

8.海外员工的心理问题与疏导策略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