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大专论文(2)

时间:2021-08-31

二、明确高师学前专业音乐课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一)教育意义

  “教育”这个名词始终伴随我们左右,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做贡献,即为我国所用,而并非为他国所用。如今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却不等于要西化。什么样的音乐文化教育最好呢?笔者认为符合本国自身发展状况的才是最好的。我国在发展中一直强调要具有“中国特色”,遵循“中国特色”这条路发展,只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才是中国人自己的路。同理,高师学前专业作为培养高等幼儿师范教师的重要阵地,专业中的音乐课亦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的途径,也应沿着具有“中国特色”这条路发展。在音乐课中凸显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既能注重学生美育的培养,又能拓宽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堂中融入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将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通过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式,纳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拓展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让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中真正做到“两条腿走路”。中国的青年一代生活在这片沃土上,通过学习本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从而获得裨益,促使未来从事幼儿工作的青年学生,具备传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能力,进而促进青年学生与时俱进和双重乐感的养成。

  (二)文化意义

  文化的侵略,可以毁掉一个民族的根基,也可以慢慢吞噬掉整个国家。中国人的灵魂在哪里?中国人的根就在哪里?我们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寻觅。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准确的了解中国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市场文化冲击和多元文化兴起的风潮下,如何能让年青一代在当下激烈的文化的碰撞中站稳脚跟?西方的音乐文化已经影响了70、80、90、00甚至10后的中国民众,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不同年代的民众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呈递减状态。伴随的西方音乐的盛行,衍生出来的对外文化认同已经至少影响了5个年代的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正在逐渐消失和濒临灭绝的局面,眼下的当务之急,须重视中国民族文化教育,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加强高校整体规划,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高师教育有机衔接,把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一体化作为重点,对培养学生学习和欣赏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大意义。

三、学前专业音乐课的当务之急

  (一)制定教材

  学校教育离不开专业教材的辅导。基于高师学前音乐类课程缺乏民族音乐文化教材的现状,笔者对相关教材完善和修订提出以下参考:首先,应根据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积极组织修订编写适应本专业发展需要和育人为本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教材。便于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能更加规范、统一的进行备课;便于学生可以更加系统、科学的掌握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其次,高师应组织相关专家撰写整套的、多层次的关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课外读本、音乐文化刊物和音乐科普读物,方便高师学前专业学生日常阅读和学习。有利于学生拓展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最后,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音乐文化特色,选编地方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国音乐文化的同时,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与自己生活贴切的地方音乐文化。教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力促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

  (二)平衡中、西文化背景的音乐课比例

  根据高师学前专业中开设的音乐课的比重来看,目前仍以西方音乐课为主,各高师学校应平衡中、西音乐课的比例。笔者建议,对于西方音乐课的学习,应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原则,真正做到“洋为中用”;而对于中国音乐课中的民族音乐文化应重点发展。因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人精神之魂,是中国民族发展中亘古不变的永恒旋律。所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不仅要在选修课程中有所涉猎,更应在必修课中积极开设,增强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接收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启发心智。笔者认为,高师学前专业应加强对中国民族器乐的学习,倡导学生学习中国民族乐器,学校可依据的自身情况,开设民族器乐演奏课,例如,琵琶课、二胡课、古筝课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乐器演奏的兴趣;还应加强民族理论知识学习,学生不仅要获得演奏民族乐器的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理论知识,例如,关于民族乐曲的历史背景,中国民族的五声调式等,为学生打开多元智能发展的心灵之窗,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生活。“鱼”在哪?“鱼”在中国的江河湖海里;“路”在何方?“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脚下,需要我们自己走,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康庄大道!

【学前教育大专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大专学前教育论文

2.大专学前教育论文

3.学前教育大专函授论文

4.学前教育大专论文范文

5.大专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6.大专学前教育自我鉴定

7.大专学前教育专业自我鉴定

8.大专学前教育毕业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