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论文

时间:2021-08-31

  一、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

  (一)高校继续教育文凭含金量较低

  从目前国内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来看,虽然高校继续教育每年都会培养出大量的毕业生,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充沛的人才基础,然而继续教育文凭和实践应用水平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而且与正规的学历文凭相比,继续教育文凭欠缺一定的含金量,同时在高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价值观念中,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仅仅是获取文凭。此外,当代的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出如下“三不重视”特点:高校不重视、教师不重视、学员不重视,并且高校继续教育在组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仅仅将教师学历定为本科水平,这无疑就反映出当前的高校继续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发展要求的这一事实。

  (二)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监控体系

  现阶段国内高校继续教育学员的绝大部分学习工作都需在高校规定的学习时间与学习地点进行学习研究,高校的教学管理形式一般属于粗放式管理,在根本上而言缺乏一定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监控体系,甚至有的高校继续教育仅仅设置相应的教学监督部门或者机构,却不为之配置相应的工作人员与办公设备,从而使整个高校继续教育教学监控工作流于形式。当教学过程无法得到正规有效的监督管控时,高校继续教育学员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结果也难以得到实时准确的反馈,同时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提升。

  (三)实践教学条件难以满足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要求

  虽然高校继续教育每年制订的教学方案都会涉及各项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然而在教学应用期间绝大部分的实践教学任务都是无法落实的,其所依托的办学条件与实践条件在根本上而言是无法适应当前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需求的,所以实践性教学始终是影响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

  (四)教学质量评估有待提高

  目前,考试仍然是高校继续教育考查学员学习成果与推动学员积极学习的关键模式,然而对于高校继续教育来说,除了国家统一开展的课程考试项目,其余教学课程的考试工作在根本上而言是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即便继续教育的主办高校认真谨慎地制订教学方案、人才培养计划,可是到了真正执行落实环节却仅仅做出表面化的形式工作,对高效实时地提升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作用。而且从生源着手,若高校继续教育严抓教学质量、学习成果,则可能会使自身的教学通过率有所降低,最终形成大量生源流失的严峻局面,为此面对日益激烈的招生形势,高校继续教育主办学校通常会选择放松监管的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并借此来提高自身良好的对外形象、吸引更多的生源。

  (五)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创新性

  根据继续教育的特征与性质,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认识到继续教育学员和普通全日制学生之间的不同,为此在充分考虑继续教育学员的学习程度、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年龄层级等综合性情况的前提下,他们普遍会选择“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程教学,这不仅会使得继续教育工作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创新性,还与当期学员实际的学习计划相矛盾,严重影响了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新时期提升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分析

  (一)制定并落实高校继续教育开放式运作制度

  根据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高校继续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态度,制定与落实符合高校继续教育运作要求的制度,从而在根本上展示出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性质、教学形式与教学特色。首先,高校继续教育应当科学有效地转变当前传统化单一化的教育模式,高校继续教育可以鼓励学员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计划、能力水平、接受能力等综合情况来科学有效地选择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计划、课程项目、发展规划,让学员从自身角度寻找出务实的学习途径与学习项目。其次,高校继续教育可以依据灵活性原则来开展学分制教学项目,对广大学员落实弹性化的管理制度,打破传统教学制度中的统一性教学规定,从而通过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形式来建设最具当代高校继续教育特色的教学计划。最后,为了响应终身学习口号,高校继续教育应当着重支持与开展集非正规和非学历于一体的办学模式,不断改进与完善当代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划,逐步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综合性、完善化发展。

  (二)创建规范化、标准化的继续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当代高校继续教育可以参照现阶段国内高校课程教学制定实况与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并且在全面考虑各项影响因素的条件下,设置出将工作岗位需求为指导方向的继续教育教学课程,逐步改进与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参数,严格依据“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工作原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校继续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可以能够给广大学员提供更直接、更宽广、更高效的学习平台。所以当代高校继续教育应当深入地分析与探索目前国内经济社会实际的分工情况与发展方向,突破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理念与管理模式的限制,不断研究与设置出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从而行之有效地形成一系列融入高校继续教育性质与特点的专业。与此同时,高校继续教育在挑选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有关新知识与新技能的传授任务,从而让广大学生可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内了解与掌握对自身将来融入经济社会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料与理论知识。除此以外,高校继续教育应当制定出多元化、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即参照广大学员实际的学习需求来设置并提供一系列针对化、合理化、个性化的课程服务,通过“量身定做”的形式来落实相关培训工作,从而在根本上适应广大受教育者对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实际要求。例如,针对企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高校继续教育应当开设一系列集系统性、前瞻性、合理性于一体的教学课程,尽可能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学工具、教学实践手段,不断打开广大学员的知识面,持续有效地引导学员进行已有知识的巩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