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带动公民参与机制的转变论文
摘 要:在上个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两场重要的变革:1992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以及1997年开始的互联网热潮。从中国第一代网民的诞生到Web 2.0时代网络公民的崛起,经历了数载。如今,网络已然成为了与现实交叉互补的生活区、服务区、和民生讲坛。每时每刻,都有千万个公民在网络空间里表达自己对社会管理的意见和看法,这些意见和看法最终不断汇集成实实在在的“民意”。而重视倾听来自互联网的“民意”,也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执政的新风气。本文将以“网络公共领域”的概念为出发点,着眼于实际,剖析社会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机制的转变。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参与机制,民主
0. 引言
在今天,尽管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大众媒体依旧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但互联网的发展异常迅速。它正逐渐颠覆原有的传播规则,构筑起一个更为开放、互动、及时的电子空间。互联网不仅仅能够方便人、组织、社会之间的沟通,同时也构建出一个特殊的社会空间。这个空间为网络社会公众诉求的表达和公共舆论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场域”。随着互联网这个空间作为公共领域的特征日趋明显,网络社会中广泛达成的自由讨论和公众舆论逐渐也促使决策者将网络意见纳入决策考虑。[1]从民众自发的角度看,例如网络上热门的“孙志刚事件”、“华南虎事件”等都是经由互联网上的激烈讨论,进而影响了现实社会中的决策和政府决策。从政府构建角度看,通过一系列政府领导直接与网民的在线对话交流活动,明确地显示了公民网络参与对社会治理的现实影响力以及网络自身的公共领域功能。
1. 传统公民参与机制及其限制
根据相关研究统计,在我国,传统的公民参与的机制主要包含三种,即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听证会。但是,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公民的政治参与带来了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运用的渗入,对公民参与机制的转变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传统公民政治参与的弊端日益突显:信息不对称、舆论监管不利、发展不平衡以及参与主体缺乏积极性等矛盾都在阻碍着公民的参与效率的提升。[2]结合社会实际,传统公民参与机制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众参与渠道较少,参与的组织性质单一
社会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高效率。[3]目前,传统的公民参与渠道较少、参与的组织性质单一,这直接影响到公共决策的质量,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效率的低下。其次,无法实现最大限度的民主。也就是说,代表的意见能否具备最大限度的代表性成为阻碍公共决策效率最大化的一个障碍。
1.2 参与制度不够完善,公民参与意识较薄弱
公民参与的.一般形式只是做到了各位代表的公共讨论,但并没有做到各方观点的聚合。“代表们”不可能代表所有人。因此,会影响到政府工作的效率。此外,在社会管理中,公民参与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社会管理活动的实际运行。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强调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参与”,更注重的是“实际的参与”、“参与效率最大化的参与”。
2. 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
如上文所述,在网络兴起以前,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较少,信息闭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公民逐渐开始把互联网当作公开陈述和讨论的平台,于是在网络空间上,一个特殊的“场域”便形成了。
2.1公共领域的涵义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是当代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换》一书中提出的原创性模型。他认为:“公共领域是置于国家机关与公民社会之间,借由公共领域中的理性辩论形成公共意见或舆论,保证一般个体得以参与社会与国家状态的论辩与了解。” [4]
简而言之,公共领域是介于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一种社会力量。它通过公共舆论的力量来维护公正、合理、正义的原则,对抗政治的强权和商业逻辑的支配性霸权。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网络媒体的发展,公共领域概念的实践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
2.2 网络公共领域的特征
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府极为关注广大民众的呼声。“网络公共领域”正是很好的充当了政府与民众互动的中介角色。通过计算机中介传播与信息通信科技构筑起的讨论空间,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带来更多的自发性和主导权。公共领域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平等参与和开放性。[5]网络公共领域则不同于以往表述的公共领域。除上述特征外,它还有着以往公共领域不具备的特点:
2.2.1 网络公共领域的开放性
网上公共领域的参与者可以自由、平等、理智地参与政府的公共事务讨论,可以提出或质疑任何主张,并发表批判性意见。人们可以通过多元的渠道获得并交换信息,使政府与民众之间达成及时有效的双向沟通,并且,公众之间的互为主体的多项沟通也能够得以实现。
2.2.2 网络公共领域的互动性
通过网站、论坛、电子邮件、新闻组等多种方式,互联网可以为人们提供成本最低而交流传播面最广的公共参与途径。在网络空间里,信息以数字化的比特形式存在,并能够以光速无障碍地进行传播。网络公共领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等的、去中心化的公共讨论空间,引起了政府治理与公民参与从单向到交互的质变。
2.2.3 网络公共领域的匿名性
在以往的公共领域中,人们往往是面对面交流,所以参与者的身份通常都是外显的。而出于保障隐私的考虑,互联网自建设之初,就没有设定有效的身份识别功能。人们在匿名的情况下,对发表意见持有更大的热情,并可以畅所欲言地进行讨论。在这里,人们抛开了自己与别人所处群体的差异,使得网络空间演变为政治表达的聚集地。
2.2.4 低成本的公共参与
公民个人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并支付必要的网费就可以实现大范围的信息传递。人们可以轻易地在网络论坛、网络新闻组里获取信息、交换并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管理的意见。其中一个很具现实意义的例子就是:每年都会有近3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相聚一堂,代表十四亿中国人参政议政。而通过网络公共领域,普通民众将进一步融入到各种公共决策中去。网络公共领域正在担当起民意直通车、投票箱、民生讲坛的角色。相信在未来,每一个网络公民都会成为“不列席”的人大代表
3. 公民网络参与的具体技术途径
具体而言,公民通过网络技术行使政治参与权的途径主要有:
3.1 对公共事件的即时响应: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
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是公民在网络参与中,实时信息交流的典型体现。据CNNIC第21次调查统计,网民接入网络后的第一件事是通过QQ、MSN聊天的比例占到了39.7%。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带动公民参与机制的转变论文】相关文章:
6.生态公民论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