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要途径探讨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一)大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热情不足

  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对创业教育充满很高的兴趣,不过学生却没有积极性参与到创业教育中,仅仅有少部分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参与到创业教育中。高校本身也缺少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一般都把创业课程定位为选修课,这已经不符合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模式[9]。目前,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所以人才培养要精英化,要进行创业教育,学校在创业教育中缺少规范的方法和措施,无法吸引大量的学生参与到创业教育中,多数学生处于创业教育的边缘,这无法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

(二)缺少专业的师资团队

  很多高校无法顺利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这给创业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大多数创业教育教师都是从事其他专业教师兼职,缺少创业教育的经验。一些高校虽然从企业中聘请企业家到校讲座,但是因为企业家没有教师的教学经验,所以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师资队伍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效果。

(三)创业教育没有健全的课程体系

  很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课程的形式比较单一,不过创业教育需要把创新教育放在核心位置,创业能否成功需要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不过高校的创业教育都是大同小异的,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在一起接受创新教育,很容易掩埋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时更侧重理论教学,缺少实际的操作,这种照本宣科的创业教育逐渐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无法达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10]。

(四)缺少实践课堂

  创业教育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活动,要经常举办创业沙龙,鼓励学生开设创业协会,聘请企业中成功的人士到高校做讲座,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创业的意识,同时还要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大赛,模拟创业过程,加强实践锻炼,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都无法做到这些。

五、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创业教育,引导创业教育理念

  未来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必然是要开展创业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会不断地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是培养更多的企业家,还要创造出更多社会需要的就业岗位,为社会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创业精神、意识以及能力。我国大学生因为家庭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的教育还缺少创业的意识与能力,所以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不断地提升学生创业的意识与品质,加强学生创业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创业或者就业[11]。

(二)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需要完善的教学体系支撑,所以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完善教学工具与手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完善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要改革传统的课程,重新构建一套科学的教学课程,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创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另外,高校还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创业教育,用必修课结合选修课,结合市场的法律法规以及一些经营生产活动来完成创业教育,使学生都能够掌握市场调研、财务基础以及商务沟通等基本创业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创业实践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学校成立创业园、创业中心来扶持学生的实践,并且重视和社会对接,在企业创立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平台。

(三)完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很多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都是用校内的理论教师结合校外兼职教师完成教学。在这些教师中,有的理论丰富却没有实践能力,有的具备实践能力又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法有效地达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的。创业教育需要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所以高校要大力引进优秀教师,并且加强对已有教师的教育培训,要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不断地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高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创业教育。

(四)开设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创业教育不是一门理论课程或者几门课程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无法真正掌握创业技能。创业教育不仅要辅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创业基础理论知识,还要长期进行实践活动。所以学校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的机会,与企业共同建立多种创业活动[12]。学校可以建设创业园区,让教师引领学生完成创业模拟,模拟组建公司,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要加强与社会企业联系,在企业中建设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企业的运作,从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知识,最终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完成创业教育的目的[13]。

(五)改革管理制度,优化创业教育校园环境

  高校在加强创业教育的同时,应该深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打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宽松育人的创业环境,让学生在民主、自由环境中培养创新的精神。在教学管理方面,需要构建科学评价指标[14];在学生管理方面,拟定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办法以及管理制度,完善学生创业管理制度。加大创业教育宣传力度以及加大创业教育政策的引导,多开展创业论坛、讲座等,打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业意识培养以及创业素质提升的校园文化环境[15]。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创业教育必然是高校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一定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所以要继续研究和探索创业教育,重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到一条适合高校的创业教育之路,找到最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欣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实现途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8):33-35.

  [2]郑颖慧.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J].科技风,2009(6):45-47.

  [3]张丽,胡明花.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1):65-67.

  [4]刘永辉,杜翠梅.关于高校拓宽创业教育途径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23):66-68.

  [5]丁峰.高校创业教育实现途径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5-57.

  [6]郑广贵.对当前形势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41-44.

  [7]邓明英.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与突破[J].继续教育研究,2016(1):28-30.

  [8]崔研,韩新宝.独立学院培养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2-74.

  [9]张健.高校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分析[J].中国市场,2016(4):70-71.

  [10]邓欢.传播学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引导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6(4):81-82.

  [11]孙平.基于“双向参与”机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6(1):22-24.

  [12]翟珮伶,等.互联网思维下大学本科生创业方式探析[J].中国市场,2016(2):122,127.

  [13]姚瑶,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商业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227-228.

  [14]张贺,刘艳伟.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193-194.

  [15]吕楠.提高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索[J].科教文汇,2015(34):35-36.

【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要途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探讨论文

2.中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探讨论文

3.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探讨论文

4.我校开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探讨论文

5.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探讨论文

6.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探讨论文

7.高校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探讨论文

8.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