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时间:2021-08-31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教与学生学没有沟通交流。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坐在教室里一贯如常地听课,可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却很低,只有8%—20%,所以教学效果差。这里的教学效果是指教师讲完课,学生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会举一反三地应用。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老师、学生和教学条件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学模式是中介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教学理论的简约化形式,是教学理念的具体实施模型。教学设计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实践,也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的纽带,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综上所述,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代中职学生的特点,不利于进行有效地教学。因此,要分析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便找出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

二、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有:学校模式、企业模式、合作模式、社会化综合模式。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实习课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及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课模式

  理论课是按一次课两节进行讲授。理论课教学模式为:组织教学与复习提问→引言与新课导入→讲授新知识→例题与课堂练习→小结与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大班授课,教师主讲,系统授课。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主导,学生为客体被动接受。课堂活动中,复习提问、引言与新课导入、讲授新知识、例题讲授、小结等环节都是教师在活动,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学生活动。因此,教师活动占据90%左右的时间,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主动建构。学生客观地处于教师提供信息的被动地位,对教师传授的信息很难更好地理解。学生每堂课的课堂练习只有几分钟,课堂练习活动时间仅有10%左右,学习效果较差。只在中职学校优秀学生才能跟得上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经过调查,优秀学生在一个班里一般只有10%左右,其他90%左右学生都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思路,也不会动脑思考,或者不知道如何思考。因此,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建构知识,学习效果差。这种课堂学生活动少,发现问题少甚至没有,学生也就不会动脑思考。比如对于某一次测验小结来说,只有老师点评,没有学生活动或者学生活动少,学生只选择听与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关的内容,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的重构。

  (二)实习课模式

  实习课是按课题来讲授,一个课题上课时间较长。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以及技能训练的多少安排授课时间,一般是一周至四周的课时。实习课教学模式为:教师讲解、示范或举例、学生听课→学生模仿、练习、实践,教师巡回检查→教师对学生进行课题测试→教师讲评。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主导,学生为客体被动接受,再辅以学生体验,从而建立的一次感觉经验,学生自己能动脑去总结和建构技能操作,有效被动提高技能操作。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活动有教师讲解、示范或举例、巡回检查、测评,这些活动占课题学时的40%左右;学生活动有被动听课、学生主动模仿练习并实践、学生被动测试,这些活动占课题学时的60%左右;学生被动接受技能知识的时间为60%,主动建构技能知识的时间为40%。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学习效果好。因此,学生活动多,发现问题多,就会动脑思考,会找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网络搜索、问同学和老师等)。这时,学生才真正主动建构知识,学习效果好。这种模式在大部分时间里,虽然学生还是被动接受,是客体,教师是主体和主导,但总的来说效果还是比较好。不过对于课题测试点评,一般只有老师在活动,因此学生只是比较认真地听跟自己本次做得不好的地方有关的问题,对教师讲解其他同学存在的问题基本不听。所以小结时,学生活动时间很少,只有3%左右,这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值得注意。

  (三)理实一体化模式

  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分为两种形态,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另一种是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讲授实践需要用到的知识,以便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教学形态是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为: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模仿操作→教师巡回检查→学生遇到疑问→教师释疑(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尤其是理解性知识)→学生运用教师讲授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测试→教师总结。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辅以适当的实验和实践,以证实理论的正确性,得到学习者的认可。这种教学形态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为:教师讲授理论,学生听课→学生做实验或实训,验证理论→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实践与作业→测试→教师总结。这两种形态中,教师活动有讲授理论与示范操作、释疑、巡回检查、总结,占据时间平均为70%左右。学生活动有听课、模仿操作(实验或实训)、质疑、解决问题(实践与作业)、被动测试,占据平均时间为30%左右。因此,学生被动接受时间长,主动建构技能知识时间短。学习效果介于理论课教学模式和实习课教学模式之间。教师是主导和主体,学生还是客体和被动接受信息。教师总结活动占用时间多,学生认真听课时间少。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效果与学生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大脑思考时间长短成正相关。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及大脑思考的过程。经过总结发现,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填鸭式”地教学;学生是客体,是被动接受信息的。(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3)学习效果的测试形式单一,教师安排,学生被动执行,测试效果差。(4)教学是单方向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少。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而且远离学生的未来职业情境,使其所学知识无法迁移到工作实际中去,缺乏起码的上岗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