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教学方法及尝试论文(2)

时间:2021-08-31

  第4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科学方法教育的探索

  一、前言

  科学方法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所逐渐形成的,其不仅是连接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同时还是促进人类稳步前行的基础保障。而被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所指的是采用高效率的操作手段来解决未知的物理问题。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实验课程的难度稍高,如果想要让他们更加顺利地理解物理知识,加大对科学方法的教育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设计新课导入,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

  物理教育者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趣味性较高且新鲜有趣的新课导入内容,以此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随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联想,再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探究来提出科学问题完成对新知识体系的构建。例如在学习“冲量”这一物理知识时,教育者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一个生的鸡蛋从高处落下,能否被摔破呢?随即,当学生发现教师将一枚鸡蛋从高处落到铁盘中时却又弹起,觉得非常惊讶,而再用另一个鸡蛋从相同的高度坠落时却被摔破了,此时,学生会更加想要去探究其中的奥妙,进而引出这堂课的教学重点。

  三、开放实验课堂,摆脱局限性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如果统一化的'让学生按照书本中的内容来进行实验,会压抑很多学生的参与欲望。尤其是对于那些物理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且性格腼腆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集体的环境中总是会表现得非常懦弱,所以在实验课堂中大多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基于此,通过开放实验室的方式不仅能够为这些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创造锻炼自我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具体的开放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意愿来制定,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需求与想法来自主选择实验时间,而教育者的作用则是在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投入到实验活动中。

  四、增加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实验课程需要得到完善实验器材与科学实验方案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加仔细地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从而得出更加准确无误的实验结论。基于此,教育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可以尽可能地发挥想象,从中找到最为科学的试验方法。

  例如,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这一物理实验时,实验者必须要保证在小球达到平衡位置时记录摆动次数。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虽然比较容易掌握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具体时间,但对小球的来回摆动次数却很难准确的记录,十分容易出现出记录误差。基于此,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教育者要先为学生进行示范操作,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与记录方法。教育者要将学生分成两个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小组1运用隔板来将小球平衡位置以外的地方进行遮挡,处于平衡位置中的摆球则只能够在隔板的缝隙处来进行观察;小组2要运用光电门来对小球的摆动次数进行记录。通过教育者的在旁指导,学生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地探索更多有效的实验方法,创新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提高。

  五、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教育者要根据实验内容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科学化思考方法来带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教育者可通过“设置疑问—探究疑问—解释疑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其次,要创设趣味性较强的实验情境,锻炼学生的创新式思维。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過程当中,教育者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讲述一些科学家的奇闻趣事,用这些伟大科学家的高尚品德以及对科学研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学生,让他们可以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树立起优秀的治学态度。最后,教育者还要利用录像、投影等先进设备来辅助科学方法教育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物理现象的诸多变化,从而达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考的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教学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来重新设计,将科学方法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线索,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更加努力地学习物理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第5篇: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的探讨

  科学方法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的正确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加强对科学方法教育的引用,能够在教学中为学生传授更多科学思想,对增强学生物理认知能力和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应加强对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的研究,使教育者掌握更多物理教育科学方法,更好开展教学活动和增强教育成效。

  一、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应用其中,具有重要性。物理教学是随着人们对物理本質认识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演变,科学方法教育是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中介,能够将物理现象、物理知识相连接,成为二者间的重要纽带。可见,只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采取科学方法教育,才能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成效,并推动物理教学活动的发展进程。首先,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物理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只有将物理知识纲领、脉络理清,才能更好获取相关知识内容。科学方法是知识结构形成和研究的重要方式,贯穿于物理知识领域的始终。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科学方法,将客观存在的知识结构融入学生已有认知体系中,既彰显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层次性、顺序性,又能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其次,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是一种智能性的方法,也是认知结构,具有独特的框架基础。初中物理教师在实施科学方法教育时,是实现物理知识向物理能力转化的过程,对初中物理教育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二、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内容分析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内容多且复杂,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能够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就当前初中物理科学方法而言,主要有直接定义法、实验归纳法、比值定义法、控制变量法、乘积定义法、演绎推理法、等效法、理想化法等。各种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不同知识教学中有着一定的应用。

  例如,比值定义法是科学方法之一,在初中物理密度、速度、欧姆定律、功率等教学内容中有应用。以“密度”知识为例。比值定义法是基于两个或多个物理量而言,通过二者或多者的比较,可得出新的物理量。在密度教学中,比值能够对物质本身性质加以反映,密度大小由物体本身而决定,与其它量之间无关系。在比值定义法教学下,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密度”教学相关知识内容,并对物体密度有着深刻的感知。

  演绎推理法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是在人们已有认知和客观规律把握的基础上,对未知规律进行的探索。基于该方式的初中物理教育内容主要有:液体内部压强、平衡力、串并联电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等。以“液体内部压强”为例,通过例题计算和演绎推理法,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进行探索。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中,教师可利用金属丝制作长方体框架;在框架底部贴上薄塑料片等,并对液柱模型中的液柱体积、质量等进行计算和分析,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如此,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初中学生既能对物理知识有着初步的感性认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

  三、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物理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理论部分、实验部分等。从科学方法视角看,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主要有实验教学、理论教学、科学方法教学三类。首先,在理论教学中,主要有物理概念教学和定律教学。在科学方法指导下,教师能够指引学生对概念、定律有着深刻的认知;其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在实验教学中,确保实验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相关实验流程进行探究,有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最后,科学方法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定律教学、实验教学、概念教学为重要基础,以不断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教学和科学方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逐渐对物理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对充分发挥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价值有利。因此,要保证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的有效性,物理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首先,创设良好的情景。例如,利用实验归纳法进行阿基米德原理教育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问:“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同学们相信吗?”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之前,学生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此,在问题情境下,可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知水平。其次,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物理问题,并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提高物理学习能力。最后,在科学方法的导向下,物理知识应注重将物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四、结论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必须牢牢把握科学方法的主线,以深入开展物理概念、规律、实验等方面的教学活动,推进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物理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不仅能够使学生知其然,而且可以知其所以然,真正意义上体验到科学方法教育的真实有效性。由此可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必须对科学方法教育给予正确的认知,并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充分发挥科学方法教育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