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区域核心竞争力论文(7)

时间:2021-08-31

2、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创新系统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创新,而核心的核心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在转变经济转长方式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从一般水平上的数量扩张向竞争力提高中的整体升级转变。根据象山县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推进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建立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产业群和园区创新为推动、政府创新为保证的多层次科技创新系统。

(1)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象山县基本上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居,象山县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对科技投入明显加大,但总体上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没有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今后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身的科研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要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

(2)大力推动产业群和园区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是基础层面创新,而产业群和园区创新是中等层面的创新,它对推动企业和整个产业创新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而象山县产业群和园区创新几乎空白。今后,象山县产业群组织和园区管理机构要把科技创新服务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园区研发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尤其是要推动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及汽配三大研发中心建设,为产业群和园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服务,对产业群和园区企业的共性技术要主动联合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重点突破,例如:针织高档面料生产、服装设计、海洋高新技术、汽车关键零配件制造技术等。

(3)大力提高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水平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全县科技创新中作用,全面推动象山融入到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中去。一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吸收,为全县科技创新的发展创造良好基础。采取人才良性流动、在大中城市建立研发机构等政策吸引人才为我所用;加快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汽配等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工人。二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对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有关院校和企业进行重点突破。三是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3、营造个性化发展环境

  当前,发展环境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相当频繁,哪里发展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流动要素,哪里发展就快。大连确定“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通过制造城市环境优势,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以增创新的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象山县发展环境经过近几年集中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势凸现。今后发展的重点是在提升发展环境综合优势的同时,营造个性,发挥特色,科学发展,打造长三角发展环境特色优势明显、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1)完善基础设施,改变区位条件,全面融入长三角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于区域之间交通的便捷度和经济协作程度,而经济的协作程度有赖于交通的便捷度,交通已经成为制约象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象山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目标,最根本的途径是要解决交通瓶颈问题,从而改变区位条件。要加快象山港大桥和同三线浙江沿海复线建设,彻底改变象山区位条件,进入宁波“半小时经济圈”、杭州“2小时经济圈”、上海“3小时经济圈”,全面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从而进入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在改变对外交通条件的同时,应加大县域内部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水资源平衡问题,其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象山县应尽早实施并完成上张水库、白墩水库、青龙桥水库、杰岙水库、苗山水库及军民塘水库二期等一批水源工程,加快石浦引水工程和军民塘水库取水工程,积极争取实施境外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

(2)建设生态县,发展旅游业,塑造和谐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发展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人居环境。城市“可居性”与城市“可产出性”同等重要,人居功能包括居住、就业创业、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生态、旅游是象山的优势,更是特色,旅游被认为是没有污染的“无烟工业”,旅游与环境的关系被认为是“天然的耦合关系”,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也是营造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环境所在。今后应把生态和旅游作为提升象山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予以重点建设。

  建设生态县,打响生态牌。象山县是宁波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最佳地区之一,生态是象山县旅游发展的核心内涵之一,生态建设也是象山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发展环境的关键。今后象山县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实施清水、碧海、蓝天、造绿四大工程,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走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大对城市河道、水系、饮水水源的治理和保护,加快对大塘港等重要水系的集中治理和开发;严格控制海洋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海洋生态化养殖,加强对沿海岛屿生物多样性保护,扩大野生动物群落,丰富旅游活动内涵;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保护空气环境质量;加大绿化力度,要让绿化成为象山旅游形态主要特色之一,在搞活现状绿化的同时,加大成片绿化力度,重视搞好山体绿化,尤其对劈山开挖山体的补绿增绿,要有针对性的办法与措施。

  强化特色,提高品位,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提高。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对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市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它对发展环境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综合效应。象山县应牢固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全新观念,提一步提升旅游在象山发展中的地位,把发展旅游作为推动象山经济的战略举措,要把建设滨海旅游城市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强化特色、提高品位、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圈,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提高。牢牢树立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生命的观念,坚持从象山的山海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塑造旅游精品,以“一带三区六产品”建设为着力点,从全县角度实现面的铺开,打响“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品牌,凸现滨海旅游城市形象,突出象山在长三角旅游圈中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的独特地位。加快旅游设施网络、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建设,实现与长三角地区旅游网络的对接与共享,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圈。(3)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服务质量,全力提升政府效能

  随着交通、通讯、水利等硬环境条件的改善,各地优惠政策的趋同,投资环境越来越强调软环境建设,尤其是政府效能,谁办事效率高,谁服务质量好,谁就能在吸引投资竞争中占得先机。象山县近几年加强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尤其是政府服务经济、服务基层建设,政府效能有了很大提高。今后象山县在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完善服务质量。

  实行流水线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参照工厂里流水线工作制度,对政府机关办事各个环节进行定岗定责,哪个环节完不成任务,要承担责任。同时大力推广电子政务,建立项目登记审批网上查询系统,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监督。

  建立态度追究机制,完善服务质量。各单位办事要提高服务态度,设立“语言禁区”和“态度禁区”,例如:和外商打交道,只能说“怎么办”,不能说“不能办”;和企业打交道,办事不认真、不理睬的,以态度冷漠、生硬、粗暴论处,要受到教育诫为行政处分。企业的事要上门办、赶紧办,如建立服务企业工作队、领导与外商定期对话制等,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汉洪,《经济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

  3、霍尔和泰勒,《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5、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6、乔云霞,《区域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

  8、朱丹,《基于区域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区域集群政策来自欧洲的经验》,《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5期。

  9、陈秀山,《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1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试谈区域核心竞争力论文】相关文章:

1.试谈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

2.试谈大学学业规划论文

3.试谈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4.试谈信息时代的会计信息变革论文

5.试谈教师激励的策略论文

6.区域供水水资源论文

7.区域行政的论文

8.试谈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的反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