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案例教学研讨论文(2)

时间:2021-08-31

3资产评估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资产评估课程虽然适合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评估技能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但根据现有的教学情况,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资产评估可用教学案例较少,有效案例不足

  资产评估课程除了基本原理、评估准则等基础课程比较少使用教学案例外,大部分的专业课程需要借助案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资产评估行业目前的相关规定,资产评估报告除相关当事方、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有权查阅和使用外,其他单位和个人并不能获得完整的评估报告书,虽然有时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等渠道获得评估报告,但这种途径获得的评估报告一般资料不完整,通常只有评估结果报告书,提供技术报告书的较少,没有具体的评估技术过程就无法用作教学案例。同时,资产评估的专业课程涉及到房地产、机器设备、企业价值、无形资产的评估等,在案例总量较少的情况下,对每一类资产的评估可以使用的.案例就更少,能够被选为教学案例的则屈指可数。因此,教学用的案例典型性和代表性显得不足,陈旧过时、甚至与评估准则不相一致的案例也在使用。

  3.2案例较少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来选定,使用过程缺乏针对性

  不同层次的学生从案例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不一样,对资产评估专科生、本科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案例教学在于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即以满足理解、记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论知识为主,而对本科高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而言,案例教学则除了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认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案例的分析、推理、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在目前的案例教学当中,教师在使用案例讲授知识点时,往往没有区分自己的授课对象,没有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来选择教学案例,造成了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应用相同的案例,相同的教学内容、方式。由于可选择的案例比例较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时同样的知识点,采用同一个案例,但同一个案例没有编制不同的配套资料,如不同的提示性思考题、不同的教学方式,关键性知识点等,造成案例教学区分缺乏针对性,这样的案例也没有满足选择的“两重性”,即针对不同的学生,没有考虑在理论知识需求方面和知识运用的提高性方面的差异性。

  3.3教学案例使用不恰当,缺乏有效的引导与组织

  在资产评估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案例使用不当、缺乏有效的引导与组织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将案例的具体运用仅仅看作列举“例子”,将案例教学当成了“举例子”教学。实际上,案例教学是将把学生进入资产评估的“特定”现场,分析资产所处的特定环境,并根据这种环境来讨论分析案例,与例子有本质的不同。其二,案例教学中,相当部分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对实践环境中如何处理和分析问题并没有亲身体验,还是保持着理论教学的惯性思维,导致对案例分析缺乏有效的引导,甚至出现老师对案例的讨论放任自由,学生的讨论漫无目的,偏离教学目标。其三,教学过程组织缺乏活力,传统的“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没有根本的改变。教师对资产评估专业课程知识点、重难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但对教学方式的组织,翻转课堂的具体组织、讨论等有待进一步提高,甚至有的案例教学中,学生除了回答一两个问题外,没有参与课程学习讨论中。实际上,资产评估专业课程,很多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是更优或者次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进行充分的组织和有效的引导,利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试错”功能,就不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案例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组织和引导,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他们在专业知识应用方面的创造力。

4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资产课程案例教学优化建议

  案例教学法是资产评估的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以资产类型划分的众多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更贴近评估实践,只有对资产评估案例有深刻的理解和合理的运用,才能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和必备的专业知识,才能让学生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技术水平。针对现有资产评估案例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一)加强资产评估课程案例库建设,编辑有效的案例教学资源。

  当前制约资产评估课程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可用案例较少,这既有行业规定导致可用资产评估报告书不多,也有国外案例不完全符合国内的资产评估准则规定,导致不可用,还有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案例本身的数量有限等原因。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单位可以借助资产评估实践基地,搜集可以利用的案例,建立真正实用、难度合理、适用于教学的案例库,实现案例的本土化。同时,也需要对评估报告进行整理和编辑,根据授课层次的不同,确定编辑的目标和方向,提炼出背景知识、评估技术思路、理论知识点、启发性思考题、关键问题等,整理成可以用于教学的案例库。并在此基础上,搜集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料,如相关的视频、图片、软件工具等,以增加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工具和手段。

  (二)区分授课对象的层次,有针对性的选用教学案例。

  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对已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的学生,选用的案例应相对简单,突出授课的知识点和基本原理,在讨论环节注重知识点的阐述和理解,根据需要可以暂停授课进程,花时间对原理进行阐释,必要时可以辅助教学视频、图片等资料,此时多以互动的教学方式。对已经掌握了基本原理的学生,则应以提高实践技能为目的,此时应以案例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编排、引导、串联和总结的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课堂案例教学方式,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应弱化知识的讲授,强化互动式、“翻转”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案例教学课程的特点,可以将案例教学过程分为案例准备、案例实施和案例总结与反馈三个阶段。在案例准备阶段,教师应选取与教学目标、授课对象相适应的教学案例,选取案例时,注意案例的时效性、案例的本土化以及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并提前将学生按照5人左右分为一组,分发案例的基本材料,包括案例的背景、案例主题内容等,必要时可以分发提示性思考题。在案例的实施阶段,让学生按照分组的形式对案例内容进行讨论,然后对提示性思考题进行回答,并要求解释资产评估的技术思路、评估模型及技术参数的求取,课后提交案例讨论分析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控制好课堂的节奏,如讨论时间,回答学生的人数、次数等。在案例的总结与反馈阶段,将学生提交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在总结时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挖掘案例教学需要完善的地方。此外,案例教学还可以与学生的寒暑期见习、毕业前的实习结合起来,将课堂中的有关知识点与关键技术模型运用到见习或者实习中,增强对实践问题的认识,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

  [1]刘国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及其强化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蓝相洁,凌荣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财税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经济学院报,2016

  [4]熊勇清.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4

  [5]汪海粟,余炳文.资产评估专业学科知识结构的思考[J].中国资产评估,2012

  [6]苗凤华.依托案例教学创新高师数学研究生培养模式[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

  [7]方中秀,董亮.经管类课程中案例教学优化方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

  [8]黄侨.高校工商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5

【资产评估案例教学研讨论文】相关文章:

1.案例教学在资产评估课程中的渗透论文

2.地理案例教学论文

3.语文教学的案例论文

4.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讨论文

5.物理教学研讨的论文

6.资产评估报告案例

7.研讨教学心得

8.案例教学在初中思品课堂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