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论文(2)

时间:2021-08-31

  四、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对策

  (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作用

  我国已经进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过多的用计划、行政命令手段进行高职院校的.管制型政府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对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要求政府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公众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从从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提供者”逐渐转变为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的“购买者”;从具体办学中超脱出来,重点做好政策制定与统筹协调等工作以及宣传,监督与调节的功能和效率。运行机制是否有效以及效率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层次间是否职责明确,这一点对改变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混乱局面尤为重要。

  (二)要发挥地方政府在管理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十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主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角色发挥,地方政府通过政策调控和监管保证高职教育得以正常运转。因此,地方政府应当把当地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遵循国家方针、政策指导的前提下,动员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对高职院校给予必要的支持,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所辖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和领导。

  (三)健全法律,完善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首先,建立健全法律规范,确保运行机制的规范性。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复杂,各方面无章可循,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内部结构、职权范围、议事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没有保障。另外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其次,还应该规范基本的管理制度外,还要规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具体分工、形成相互协调和制衡的治理机制,这样才能既能加强行政管理,也能实现学术创新和学科优化;最后,高职院校要建立合理规范化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信息的及时回馈,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部门提供依据。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通过严格的评价制度和反馈机制,引导和促进高职教师开展高水平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四)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造高职院校的特色品牌

  “以人为本”强调把人作为学校管理和决策制定的中心。传统的管理理念仅仅追求数和质的提高,却往往忽视对被管理者个性需求的尊重和关怀,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得不到重视,缺乏积极性。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做到关心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积极主动地为高职教师提供服务,以激发教师更大的工作热情。高职院校应当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除了教书育人,更要强化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职能,发挥人的主动性,激发其创新的热情。高职院校要充分展现其办学特色,做到以特色求质量与效益,以特色求生存和发展,要做到专业特色有别,把自己的学科、专业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优势。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专业品牌和师资、学生品牌,彰显高职院校的特色,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和归宿。

【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试析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内涵的思考论文

2.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若干思考分析论文

3.试析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论文

4.变革声乐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5.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论文

6.水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探讨论文

7.对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的若干建议的论文

8.完善现行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