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2)

时间:2021-08-31

四、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要紧紧围绕教学质量控制进程,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管理,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选择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监控、考查和评价的关键要素,科学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系统性原则。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充分运用系统论思想方法,全面分析教学过程中需要监控、考核和评价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确定监控程序、办法、标准、对象,使各个环节之问、要素之问紧密联系,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而保证质量监控的有效运行。

  3.规范性原则。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规章制度,确保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符合《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教育法规,同时通过规范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标准,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考试分析制度、座谈会制度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等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化、标准化,杜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

  4.可操作性原则。对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是实践性强的工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必须注重实用性,突出操作性,以减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因不可操作带来的随意性和不公平,影响监控部门的权威性和被监控方的切身利益,由此挫伤质量监控管理部门和被监控教师双方的积极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5.反馈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不能仅仅满足给监控对象一个考核结果或评价结论。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存在问题的跟踪验证,特别是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的跟踪验证,并通过有效渠道进行沟通反馈,包括向学校决策部门和领导反馈,向教师、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和学生等被监控对象反馈,及时反映情况和交换意见,对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和加强的建议和意见。

五、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及运行效果

  1.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系统。高职院校人才

  培养质量组织领导系统一般由主管副院长、教务处长组成,组织领导体系需要正确的决策,明确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理念,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氛围,提供组织、机构保障;确定质量目标,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关系;总结学校各项管理经验;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构建一个由分管教学的院长、专家型的学院教学委员会、专职教学质量监控机构等为主体组成的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组织保障系统,使管理重心下移,推进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我院明确了院长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院长任主任的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机构,明确其工作职责,学院的重大教学决策由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执行;学院实行院系二级教学管理,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主持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务处作为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代表学院全面负责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与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分析、教学改革项目等工作,教学系部加强二级管理,成立了系部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学质量检查小组,与教研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教学任务,检查教学质量。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2.建立健全检查评估体系。

  校内教学检查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定期和不定期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干部及教师相互听课制度、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校(系)内部进行的各种教学检查、教学观摩、教学评优等。校外系统主要包括实习与实训的检查、评价,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与用人单位间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馈、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和社会调研等。学校应组织专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校外调查,并形成制度化。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如建立包括政府、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检查与评价体系,多渠道科学地收集信息,形成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查与评价。

  学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加强了了教学质量检查评估体系的制度建设,修改完善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岗位职责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领导干部和教师听课规定》、《教学质量奖评定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检查的内容、标准、组织领导、检查的方法以及检查结果的处理都做了明确规定。每周教务处主持定期召开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处长、系部主任参加的教学工作例会,通报一周教学情况,研究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布置下周教学工作。

  3.建立健全信息处理、分析和反馈系统。

  全面收集各类信息,及时对收集后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在整个监控过程中是一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信息处理和分析处理不好,可能问题会依旧存在。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应注重全面性、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对于一些重点问题要有足够长时间段的标本量,特别是信息处理和分析后的反馈要有钊‘对性。将结果反馈给被评者和相关管理者,要注意信息的信度和效度以及信息的通畅。信息反馈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形成闭环的重要保证,信息反馈系统要保障校内、校外两个系统。应有专人对反馈的结果进行跟踪,保证问题的解决落实。

  信息的及时反馈是实施教学质量控制的前提,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分析、处理及反馈工作。学院教学督导室、教务处教学质量科和教学系部教学质量检查组市各级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分析、处理和反馈的主要机构,通过以下方式来确保信息的及时处理和反馈:

  首先是完善了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制度。除了例行的日常教学检查外,各级领导、教学部门负责人和检查组成员要在期初、期中和期末这三个时段,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检查教师教案,检查教学计划进程的执行情况,学生出勤情况,考试情况等,全面及时地了解学院的教学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立即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

  其次完善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信息反馈制度。学院完善了教学信息员工作条例,建立了一支有责任、为人正直、品学双优、团队协作精神强的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他们来自不同系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通过教学信息员,及时收集与反馈教学质量信息,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和学院教学管理的意见建议,并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作出及时处理;同时通过网络化的教学管理系统,每学期期末收集学生对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测评意见(我院学生对教师的网上测评与能否查阅网上相关教学信息相关联,即不参加测评就不能享受相关权利),收集教师对授课学生班级学习效果、班风学风的测评意见,以及教师通过同行听课、评课活动等活动的评价意见,教务处通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和个人,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再次是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学院在每学年第一学期重点召开好学习委员座谈会和教授座谈会,第二学期重点开好毕业班学生离校前的座谈会和新教师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和教师对学院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获得第一手资料,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几年的实践,在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院办学水平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几年,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成绩显著,毕业生“双证书”率97%以上,首次就业率在98%以上,就业专业对口率85%以上。学院毕业生深受行业企业的欢迎,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为重庆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论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1.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的评价体系的论文

2.浅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

3.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

4.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论文

5.浅析如何建立合理有效地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论文

6.加强系级教学督导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论文

7.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探析论文

8.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