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的论文(2)

时间:2021-08-31

  交际法(TheCommunicativeApproach)又称功能法(TheFunctionalApproach)或功能—意念法(TheFunctional—notional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它传入中国以后得到广泛地普及,并在外语教学领域中占领了一席之地。所谓交际教学法,是指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下,结合功能语言学理论而形成的。它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基本目的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法认为,语言是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而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词义和语法规则习得的,交际教学法注重培养交际能力,并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按照交际法的理论:培养交际能力应该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为交际能力服务。

  日语是一种交际工具,日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实际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加上师资培训工作的步伐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怎样在二外日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交际性教学原则,培养出能切实掌握英、日语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就此作出初步的探讨。

  (1)、灵活选用教材并实施课堂教学

  大多数院校的教材为《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以下简称为《标日》)。该教材主要适用对象为自学者,因此,在很多方面并不适合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语音部分内容零乱,缺乏系统而完整的语音教学;语法编排散乱,语法系统安排不合理。如动词的活用型及其接续用法就被分散在不同的课目里面来讲解,学生学完后依旧不能把动词的基本型变为各种活用型,等等。因此,针对《标日》教材进行灵活的教学以及选用其他合适的日语教材就显得迫在眉睫。为了培养具有实际运用语言综合能力的'学生,可考虑选用英、日语对照教材或几种教材交叉使用,有条件的院校更应该积极自编适合师生互动,比较活泼生动的教材。同时,在不违反教学大纲的原则下,为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可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自选自编一些“活的”教材,如影视资料,日文歌曲,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来安排语言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以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由于各地各校以至各个班级的教学条件、学生的特点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使用教学材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由于外语课堂交际教学是动态的,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不可以一切按事先所设计的那样运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构想设计都会因为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变化失去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以适应动态多变的课堂。

  (2)、开展多样化的课堂语言交际活动

  二外日语教学,特别是初级阶段,教学内容都比较形象具体,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或者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易于实施直观教学,近几年各学校也都添置了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也为日语交际法教学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课堂上可以利用一些基本的教具如图片、模型、实物等,也可以布置或模仿一些简单的教学情景和真实的交际场合,使日语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营造日语交际情境和气氛,学生不借助翻译就能够理解所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直接用日语交流,提高学生积极进行日语交际学习的兴趣。

  同时,选修日语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多年的英语,对英语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比较适应,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对英、日语的不同特点加以对比,甚至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英日互译,或中日英三语互译,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方法及方式多样化,可以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器官都参加活动,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学发展规律,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0后”,“90”后的大学生爱说、爱动,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喜欢尝试着把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时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适合年轻人的特点,便于学生边学边练,学用结合,使所学语言材料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

  在二外日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或设计一些游戏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掌握所学内容。既可以参考、借鉴固有的日本民间游戏,如“接词尾”、“划拳”等,以及国内外已有的教学游戏,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匠心独运地设计出紧扣所授语言材料,又为学生所喜爱的游戏。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设置教学情景,进行模拟对话训练,内容可以是寒暄、询问(天气、气候、日期、生活起居)、打电话等活动,首先给学生一、二分钟进行准备,然后抽一些学生在全班进行对话示范。

  此外,在二外日语教学里也要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对此,教师应尽量创造再现真实的生活语言,讲授日语短文并让学生反复操练这些短文,同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课文里的词句,叙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以及写日文日记等。

  这几种练习都比较接近生活实际,能够较好地把练习和交际恰当地结合起来。

  在开展这些课堂语言交际训练活动时,教师应该牢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即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操练、认知体验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可以放任自流。相反,教师需要在许多环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更需要在总体范围上的组织和管理,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既热烈活泼,又井然有序。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大学日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 小島聡子.日本語の教え方.アルク[J].2002.

【浅谈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高校声乐课教学改革论文

2.试论如何改进二外日语的教学论文

3.浅谈民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4.浅谈高校管理育人论文

5.日语毕业论文

6.日语学科毕业论文

7.日语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8.日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