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途径比较与整合简述论文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
“自然——社会之间是一个没有断点的连续体,任意两点之间都可以介入无穷多个点”。ANT否认实体性的社会的存在,认为社会是知识建构的结果,因此寻找所谓的社会原因来解释行动者行动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社会是行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行动者处在一个混沌和无序的世界,是行动从无序中构建了有序,行动背后则一无所有。行动者概念包含知识生产实践中的一切因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非人的存在和力量,包括观念、技术、建筑、生物等。在知识生产过程中,行动者都是转义者(Mediator),任何信息、条件在行动者这里都会发生转变。ANT的一个口号就是“没有固化的信息,只有信息的转化”。行动者的一系列的行动构成行动网络,网络的节点即行动者,每个行动者通过相连的其他行动者而获得意义。由于行动者在利益取向、行动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行动者构建网络的过程也是权力斗争的过程。ANT与布迪厄的理论之间有同有异,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带给个体能动性研究的启示主要在于:首先,ANT不仅不对人进行范畴化的区分,同时将观点、技术、工具、金钱、生物等物体与人同等对待,都对其他行动者和网络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ANT唤醒了行动者研究中对物的重视,认为人和非人的'行动者都是转译者,都会转变、扭曲和修改他们本应表达的意义或元素。其次,ANT抛弃了一切关于行动者的先见,没有抽象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考量,也不对行动者的规模、心理和动机有所预设,行动者被赋予了极大的能动性。但由于ANT对行动的描述缺乏宏观社会文化背景的参照,对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没有考虑个体间和权力间的差异,因此,ANT构建的是一个扁平的世界,未能描述真实生活中行动者之间立体的、复杂的网络关系和权力影响,也不能解释不同的关系类型、不同的网络结构对行动者的不同影响。为了对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网络进行更精细准确的描述和分析,研究者们转而向社会网络分析寻求理论启迪和帮助。
二、两种社会学途径的整合
布迪厄理论、ANT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对其进行整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下面将简要分析整合这两种理论的可能性。首先,在布迪厄理论中,行动者始终是其理论的关注点。与布迪厄理论相比,ANT更加注重行动者及其行动过程,从行动者行动之间的实际关联去解释社会,阐述关系网络对个体行动和社会结构的意义。总之,行动者是这种理论的共同的关注焦点。其次,为了把握和描述现代社会的这种复杂、流动的特质,这两种理论都采用了关系主义这一共同的视角。布迪厄的理论关注的是两类关系,一是社会空间中各个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网络,即场域;另一个是社会结构与心智(Mental)结构之间存在的某种对应关系,即惯习。与布迪厄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同,ANT主张分析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网络,考察行动者构建网络的实际过程。网络是行动者行动的效果,同时网络又会重新界定行动者的利益、身份和角色等,使其为特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如上文所分析,这两种理论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立场和基本假设,因而对描写个体的社会关系与能动性有着不同的启示。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将行动者的行动倾向与场域位置、场域历史以及个人的社会轨迹相关联,解释了个体能动性的社会文化历史根源,揭示了微观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ANT由于抛弃了有关行动者的一切先见,而更具灵活性,有利于考察活动过程中一切构成了影响、制造了差异的行动者的作用。总之,借鉴这两种社会理论,通过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能对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能动性提供多层面立体的解释框架和分析工具。
三、结语
社会关系中的人是社会学的基本关注对象,因此对社会学理论的借鉴必然能对主体研究带来启示。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和ANT这两种社会学理论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它们共同的关系视角和同样的关注对象注定了两者在理论上的互补性;对这两种社会学理论的整合,有利于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社会层面对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能动性进行比较全面的描写和分析,以促进主体研究的深入发展。
【社会学途径比较与整合简述论文】相关文章:
2.社会学的论文
7.关于议论文的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