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就业为导向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论文

时间:2021-08-31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文章论述了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管理与服务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了就业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越来越被社会所瞩目,而与之有着血缘关系的民办院校则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民办高校也因此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等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而现如今如何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让民办高校又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在这次挑战中,民办高校面临着两种抉择:一是把握良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站在市场经济的主战场,采取“双主动”“双主动”即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需要,拓宽办学功能,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服务于社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努力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二是立足脚下,保守办学,坐等生源,侥幸生存。实践证明:学校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外抓生源、内抓管理为切人点,坚持以特色优势参与人才培养和市场竞争,以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增强学校的办学生机和活力,才有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民办高校办学的唯一出路

一、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赖以依存的条件

  (一)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管理与服务

  1,科学的办学理念,即“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以就业服务为导向”。准确定位,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注重人才培养,改革传统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力强、质量高”的一流高技能人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曾尝试把西方成功的高职教育经验引人民办教育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办高校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接受了民力、高校的存在和发展,这是科学的力、学理念引发的必然结果。然而,在科学理念指导下的民办高校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生源管理与就业服务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先进的管理与服务是学校对现有生存资源的再次开发。学校的宗旨是“育人服务”,学校如何巩固已有的生存资源,并对潜在的资源进行再次开发,说到底就是如何管理与服务的问题。高职教育从它教育的目的性上看,就是就业前的岗前培训学校应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全程纳人教学管理,把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与职业的养成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围绕育人这条主线对学生心理、思想、行为、法律意识等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综合管理,把学生在学校的全部表现与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联系起来;学校应对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合理要求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扶助,让“三为”不只写在纸土、贴在墙卜、说在嘴上,要落在行动上、飞一切管理与服务内容要紧紧围绕“就业”这个中心环节展开,这一环节做得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生源与管理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管理与服务的辩证统一。生源与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现实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一对一个学校来说,其实是由生源和管理这“两条腿”构成的统一体两条腿走路才不至于失衡,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生源与管理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支撑起学校的一片天空.

  (1)生源体现了学校的实质性内容。“学生是学校的衣食父母”,这是学院院长张富良教授在我院拓展培训班上谈到高校管理时提到的最经典的一句话。没有学生就无所谓学校,没有了实质性的内容,自然就谈不上如何管理以及学校如何发展。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形式作为一种外在力量,归根到底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生源,学校就失去了存在的真正意义。因此,生源乃是学校的基础和保证,是一种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学校实质性内容的外在形式一由于形式不构成事物发展的实质性内容,所以易被忽视,甚至被低估,其实很多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形式对于内容来说,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就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_生源与管理的辩证统一就体现了这种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

  (3)生源与管理的相互作用。生源是办学的实质性内容,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内容决定形式,它是事物的主导方面,内容发生变化,形式迟早要发生相应变化,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生源变了,管理的方式必然要改变。生源的文化程度、年龄、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方式、教学手段必须也随之发生变化;反过来,学校的管理,比如课堂秩序、后勤管理、校园建设、师生面貌等,这些工作做得好与坏、水平如何、到位与否,自然会对学校的生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生源与管理是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体现了学校这个特定的内涵。

  (二)优质的办学条件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师资条件办学条件是硬件资源,它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师资条件民办院校在办学条件硬件资源上与公办院校不存在可比性,但在师资条件上要比公立院校优越,灵活机动,空间选择性大一“人巧不如家什妙”,办学的家什就是师资的运用与配备培养高技能人才,首先需要有强有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支撑,民办院校的教师更应体现高职的教育特色,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另一特殊功能,即实践指导能力。

  2.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学校按照教学常规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实践需要灵活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来指导学生,他们直接参与教学对学生将来就业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还可以定期带领学生深人基层、企业,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更新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