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论文(2)

时间:2021-08-31

2-3专家型教师特征

  2.3.1教学策略。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策略主要体现为课前的精心计划、课中的灵活应变和课后的认真反思。专家型教师的课前准备得益于长期的教学实践,计划简洁灵活而且富有成效,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在课中,专家型教师在课堂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及教学策略的运用上都显得游刃有余。在课后策略上,专家型教师以学生作为课后评价的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他们不仅仅注重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更加注重对课堂成功或失败原因的思考。因此.善于通过对教学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是专家型教师一个重要的特点。

  2.3.2工作动机。专家型教师具有强烈且稳定的内在工作动机。他们由衷地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投入程度高,能不断追求教师事业深层次的价值所在。他们乐于和学生交往,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教学中体验到强烈的职业成就感。

  2.3.3职业承诺。专家型教师处于职业的升华阶段,具有良好的职业承诺。专家型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学风格及所取得的成绩得到同行教师的认可,角色形象已日益完善。因此,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具有较高的成就感和热情度,职业承诺度高。

  2.3.4职业倦怠。专家型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较低,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投入程度高,职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比较强。专家型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来源于学生、家长对于专家型教师的言行较为严格的要求以及学校和社会对其较高的期望。但他们能够不断地调整和充实自己,尽快消除倦怠感。

3.教师发展阶段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对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处于专业发展不同阶段在人格特征、工作动机、认知、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的特点的研究和分析,将有助于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师发展措施。 3.1加强对新手型教师成长的干预措施

  3.1.1强化职业承诺度,降低职业倦怠感。对新手型教师自身而言,他们应增强对职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尽快认识到教师职业所赋予的重大意义和责任,尽早明确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

  3.1.2发挥重视课前准备的优点,加强课中策略的运用,注重课后反思。教育实践经验的相对缺乏使新手难以将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并用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新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存在的问题,才能将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

  3.13提高新手型教师的任务目标水平。提高新手型教师的任务目标水平,使新手型教师认识到学习和工作的内在价值并形成良好的精神质人格特点。引导新手型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的内在价值的认识上,尽快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3.1.4提供合作发展的教师支持系统。教师在工作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危机,而教师能否顺利地解决这些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周围同事的支持。“学校成功与否的决定性要因在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合作关系的有无;教师专业成长能教师专业成长能否实现的决定性要因也在于校内教师合作关系的有无”…。在学校内部形成合作发展的教师支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来自同事的教学资源信息的共享、教学经验的交流以及情感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的自主性,从而降低工作倦怠感,提高职业承诺度。

3.2充分认识熟手阶段的敏感性和关键性

  对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不同阶段的研究,凸显了熟手阶段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性和关键性。

  3.2.1熟手阶段是低职业承诺和高职业倦怠高发期。从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的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水平的标准差来看,大致呈现其离心程度呈倒“u”形分布一种趋势5。这说明了新手型教师的离散程度较小,熟手教师的离散程度不断增加,专家教师的离心程度又逐渐下降。由此可见,熟手阶段是教师成长过程的过渡期和分化期。这是一个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敏感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出现情绪多变、行为失控的现象,职业承诺度低而职业倦怠度高。不容忽视的是,在不同阶段,教师都可能出现职业倦怠例如,上文提到的费斯勒将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为职业挫折阶段,倦怠大多数都会出现在本阶段中;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的第三阶段为退缩生涯阶段,这一时期教师常表现出倦怠感。既然职业倦怠可能出现于不同阶段并有可能较为集中地出现于某个阶段,正视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职业倦怠刻不容缓。在熟手阶段,应重视提高熟手对自身教学行为的调控能力,帮助他们解决职业发展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加深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情感认同,形成职业的自尊和自信,促使他们在成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完善,尽快走出倦怠而获得新的发展。这无疑是教师应该追求的积极的发展过程。

  3.2.2熟手阶段是稳定期和停滞期。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新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具备熟手教师的特征。但只有熟练阶段教师中的一部分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许多熟手在这一阶段停滞下来,直至教师职业生涯结束也未成长为专家,甚至最后直接进入了职业衰退期。显而易见,熟手由于已经熟悉了教学环境,习惯了已有的教学程序和思路,消耗了大量积累的专业知识,教学专长停滞不前,因此很难在各个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和突破。稳定阶段的熟手是教师成长最艰难的时期,核心问题在于推动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的更新。熟手应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拓展知识面,强化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为熟手型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培训机会、专题讲座、训练项目等。再者,鼓励适当的工作轮换或担当可以发挥熟手特长的短期任务,从而帮助他们消除疑虑和障碍。熟手型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调整,摆脱停滞。

  3.2.3熟手阶段是新手成长为专家的关键期。熟手肯定是昨天的新手,但不一定是明天的专家。因此,熟手是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阶段,教学专长能否在成熟的水平上不断得到新的提高是问题的核心。在教学专长方面,专家型教师具有主动反思、对基本教学问题的处理达到自动化、知识结构化、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能力等优势。因此,应围绕这些能力的获得,构建从熟手到专家型教师的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更多的专家型教师。3.3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的优势

  3.3.1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引领作用。从新手到熟手、从熟手到专家的促进模式的教师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同伴合作与支持的教师成长文化。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富有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和创造力,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心理特质以及精神追求。在同伴合作与支持的教师成长文化氛围中,这些特质有利于新手和熟手加以借鉴和学习。

  3.3.2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专家型教师可以将自身所具有的驾驭专业知识的能力、监控课堂教学的能力、有效使用教学策略的能力,通过讨论、反思等途径,潜移默化地传递该给新手和熟手教师,从而减少新手型教师少走弯路的机率,缩短熟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时间。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纵贯整个职业生涯的历程,其间既有高潮,也有可能面临职业的危机。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新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有关特征和主要差异所在。教师通过对教师发展阶段的了解,应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以积极地回应其间的变化与需求。教师教育部门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依据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的放矢的帮助,使之尽快地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论文】相关文章:

1.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论文

2.席勒美育论对语文教育的启示的教育论文

3.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论文

4.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5.教师关于教育的作文

6.教师教育的读书心得

7.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论文

8.论青年教师师德修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