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文化文献概述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黑格尔曾经说“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它通过音高、曲调、节奏、和声等来表达思想情绪。“音乐是说话甚至是语言的一种,借助这种语言表现各种不同的内心感情,说得更正确些是表现内心的各种不同的激情。”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包含信息与流动两个要素。可以把传播理解成一种信息流动的过程。“传播是人类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它包括四种基本模式: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傳播、大众传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信息传播是人的社会交往、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产生的重要前提,更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基础。一切人类活动都与传播有关。
二、传播学视野下音乐文化发展阶段
从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诞生以来,传播就始终伴随其左右。如上所述,音乐要从作品形态被人欣赏、发挥社会功能就必然要存在传播行为。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其传播方式及其传媒技术与人类的所有信息传播同步发展。社会生活中任何音乐现象都离不开音乐传播。而音乐传播历史则经历了自然传播与技术媒介传播两个阶段。
在历史上,由于受到科技发展的限制,音乐作为一门纯听觉的艺术,作品产生后的传播依靠的是很原始的方式,严重的受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要想欣赏各种音乐作品,必须亲临演出(演奏)现场聆听,整个音乐作品的传播过程始终局限在少数的作品创作者、表演者及极少数的欣赏者之间。整个过程中除了音乐产生的声波靠空气传播外并没有其它媒体的介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乐谱、磁带、唱片、广播、电视乃至网络相继诞生。作为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媒介,它们对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古老的音乐文化在传承方面“要么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代代相承,要么以乐谱的形式流传。”为了能使音乐作品更好的被记录与流传,前人们不断研究,终于有了新的记录形式——乐谱。
唱片传播模式的兴起,意味着音乐传播进入了音响记录的传播时代。它的出现使得音乐作品得以直接以音响的模式被传播,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欣赏音乐可以不再受到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甚至可以在家中坐在舒适的客厅沙发里,只需要将一张记录了音乐信息的碟片放进播放机里,通过播放机的解码还原就可以从音响中欣赏到大洋彼岸举行的精彩的新年音乐会。但这种传播模式也有着固有的缺陷,比如没有足够的`时效性,传播欣赏较为不便、价格较为昂贵等。所以,音乐传播模式的发展并没有到此止步。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广播事业,随着广播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同频覆盖、有线网、卫星网等方式,广播节目的信号越来越好,覆盖面越来越大。这无疑为音乐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这种新的音乐传播模式的出现,使得音乐传播得以进入无线电传播时代。从电视符号语言系统来看,音乐是一种长于抒情、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信息符码。因为电视自身的特点和音乐的特点相结合而产生了很多新的音乐形式,比如广告音乐、片头音乐、MTV、电视剧音乐、动画片音乐等等。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使用媒体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日常行为,它毫无计划性的占据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时间。随着科技和“媒体工业”的发展,无论我们身处何方,身边都会存在着各种强有力的媒体。这些新的特性无疑拉近了人们与音乐的距离,不仅使人们更快、更多地获得了对音乐需求的满足,也使音乐开始以更加主动、更加自由的方式传播。网络传播模式的出现也使得过去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传播的音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传播。
三、展望与思考
作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原动力的音乐传播活动,都是乐音音响符号所负载的音乐艺术意图、音乐思想等音乐信息为人们所分享或共享的过程;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当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音乐传播媒介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形态到现代多媒体综合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事实上,历史发展中这种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基于生产技术革命基础上的传播媒介的发展,不但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深刻变革,也使得社会文化的传承的传播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总之,音乐传播作为以音乐信息为传播对象的传播行为,不仅更好的为我们记录了历史上每个时期的优秀音乐现象,且这种传播媒介的每次技术革命除了能更完善地记录音乐现象之外,还能以一种反向的方式带动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新的音乐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2]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基于传播学下的音乐文化概述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