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音乐教学技巧与探讨的论文(2)

时间:2021-08-31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探讨

  目前,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实施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兴趣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动力,教师应该努力让音乐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爱上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小学音乐的开放性教学符合当今小学音乐课程的课程标准,使课堂成为学习乐园,学生学习入情入境。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引领学生进入音乐殿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意义

1.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其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既是创新教育又是综合素质教育,努力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坚持创新,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是人类灵魂的导师,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性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通过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动脑能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2.满足新课改的需要

  音乐学科是非统考科目,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常常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将其从学科教育中割裂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强调“以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等教育理念。小学音乐教育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获得综合性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1.建立开放型的师生关系

  小学音乐教学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前提是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开放性教学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并与教师充分互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音乐教师自然大方、和蔼可亲,学生的心态才能开放。师生之间有了融洽的关系,学生才能大胆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大胆创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创新能力。

2.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欣赏或多媒体等不同形式创设情境和氛围,为学生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师正确的指点、启发、描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充分感受,逐渐进入情境。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用心领会作品中的真谛。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掌握了相关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技巧等。

3.培養学生的音乐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学生对音乐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接触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学生年龄小,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模仿。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些心理个性,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游戏与活动,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的兴趣,把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融入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活动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音乐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在素质教育体制改革中,开放性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能体验音乐,还能够实现师生互动,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领悟音乐真谛。因此,教师应该以实现教育教学为目标,全面实施开放性的音乐教学,培养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