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戏曲博物馆建构的意义探讨论文(2)

时间:2021-08-31

虚拟戏曲博物馆的表现与技术应用

  目前的网上博物馆在展示方面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图文声像的展示类型,通过二维或三维技术实现文物复原,目前绝大多数的实体博物馆的“网上博物馆”采用了这种方式;另外一种类型是综合了2D与3D技术的2.5D技术,利用网站的链接功能与全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模式。未来的虚拟博物馆将以网络技术、全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向一个更为先进的目标发展:更加强调真实感、3D显示、实时交互、客户体验、海量数据等。

  1.全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在虚拟博物馆建设中具有广阔的空间。全景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它的绘制和场景的复杂度无关,且能够达到照片级的真实感。使用这种技术,用户首先通过照相器材拍摄到某一场景的一组样本图像,然后对样本图像进行拼合得到最终的全景图像。通过交互式全景图像播放器,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的上下、左右旋转任意选择自己的视角,任意放大和缩小,如亲临现场般环视、俯瞰和仰视,实现对该场景进行360度视角的任意虚拟漫游,从而体验三维的视觉世界。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虚拟现实技术以一种逼真地摸拟三维现实空间,让用户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互式考察,与虚拟环境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技术。虚拟现实利用多媒体系统生成一个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的模拟现实环境,人们借助一定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直接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操作,触摸它们,感觉它们,并能听到虚拟世界的三维空间声音,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尽管虚拟博物馆的概念已经提出很久了,但现有大部分虚拟博物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博物馆,绝大多数网络上的虚拟博物馆,严格来说还仅仅是图片和文字的简单介绍。而真正的虚拟不仅仅指博物馆展品是虚拟的,还应包括虚拟的场景以及相应的丰富交互手段,仅仅依靠简单的旋转、缩放之类的功能并不足以吸引参观者。建构一个合理而且完整的虚拟博物馆展示系统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难度都是相当大的,虚拟博物馆的建设重在展品的表现形式和参观者与展品内容的互动,如何塑造一个数字化的立体的戏曲博物馆的场景,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自由地选择漫游路径,随意地欣赏馆内的物品,了解物品的特性,是一个值得研究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基于全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研究虚拟戏曲博物馆有利于戏曲艺术的推广和发展,较之传统的博物馆具有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2.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云计算”是一种新兴技术,它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应用平台。“云计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它包括硬件资源(服务器、存储器、CPU等)和软件资源(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等),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为你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计算机,这样,本地计算机几乎不需要做什么,所有的处理都在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群来完成。综合云计算的特点及优势,提出一种应用于虚拟博物馆的混合云应用模式。在该模式里,各虚拟博物馆专用云形成全国的.博物馆云集,各公司、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等的公用云形成外部云集,这些云集共同为各虚拟博物馆服务。云计算将会在虚拟博物馆应用中的良好效果。首先,最大范围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云计算模式,博物馆之间可以共同构筑信息共享空间,参加合作的博物馆可以分享连接在一起的基础设施,不必更新相关的硬件,在降低博物馆运行成本的同时,服务效率也有所提高。合作的博物馆之间,通过云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传递降低了文献信息传递的延迟,使各博物馆的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在云计算中,博物馆的相关电子资源存储在“云”中数百万台机器中,而不是存储在某几台机器中,这样博物馆的信息资源可实现全国乃至全球存取,促进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提高。就云计算这一特点来说,对于戏曲博物馆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戏曲的地域分布跨度大,地方戏剧种非常之多,各地对戏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不一致,地方戏曲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成为建立虚拟戏曲博物馆的首要困难。尤其是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国家级的戏曲博物馆,要建立虚拟戏曲博物馆就要在各地方戏博物馆建设的基础之上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处理,只有通过各地方给予的资源共享和时时更新,才能降低信息传递的延迟,使戏曲虚拟博物馆的运行更为可行。其次,方便浏览博物馆藏品信息,更好的为大众服务。博物馆用户可以通过PC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和PDA等各种终端设备获取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实现多平台、多设备浏览的统一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地点,方便的使用各种浏览进行虚拟戏曲博物馆信息的浏览和查询。值得注意的是,虚拟博物馆专用云之间、虚拟博物馆专用云与外部公用云之间应该采取统一的资源共享协议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各云的无缝集成和共享。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博物馆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充分整合了各虚拟博物馆的文化信息资源,为各虚拟博物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3.多方位交互方式的探索。目前,在实体博物馆中虚拟展示的方式多以投影幕、触摸屏或电脑为载体,供参观者实地浏览之用。在实体博物馆中加入数字化的展陈方式,可以与实物展示形成互补,共同发展,增强现场互动体验。就当前的戏曲实体博物馆来说,语音解说及触摸屏等目前较为常见的数字化的展陈方式都没有见到。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参观者的需要,加快戏曲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迫在眉睫。随着目前数字交互技术的发展,实体博物馆也可以尝试多方位的数字化交互手段,触摸、语音、体感等交互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互动体验。比如,利用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例如头盔、数据衣、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及立体显示技术,参观者可以很好地体验参观带来的乐趣:沉浸感、交互感、虚拟环境的体验感等。参观者甚至可以随意抓取一个艺术品,感受它的外形、重量和质感,并与位于虚拟空间的其他参观者的替身进行交流。这类博物馆更注重的是临场感、体验感和交互感,不过实现这类博物馆的技术更为复杂,往往需要虚拟现实的高端技术和设备才能得到实现;且受场地及空间的限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展和普及。博物馆的建立一定要增强互动和娱乐的元素在里面,如果没有互动和娱乐元素,参观者只能枯燥地在馆中走来走去,这必将损失许多的客源。上图是我们设计实践的一个体感交互设计案例。取材于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引发的昆曲与京剧之间的争斗(史称花雅之争)为背景,采用体感的交互方式,用身体动作与计算机进行互动。使参与者能够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通过这种体感交互体验的方式,参与者可以自己选取人物、选取曲目,进行跟随动作的模仿。参与者自己就是一个好的遥控器,与机器之间没有了障碍,借由互动游戏的形式感受戏曲艺术。结语

  虚拟博物馆的发展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虚拟博物馆不是真实博物馆的替代品,而是实体博物馆的延伸。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的舞台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丰厚的积累,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场地等问题,目前建立一个有规模的实体戏曲博物馆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虚拟戏曲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保护、传承与弘扬戏曲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戏曲学院的一名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者,迫切地呼吁更多的相关专业人士运用新的媒体方式和数字技术,投身这种环保、高效的新兴传播手段的建设,使得戏曲艺术能够借助最新的数字媒体手段得到最有效的保存和传播。无论是纯虚拟的戏曲博物馆,还是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化展陈方式,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环境下,人们对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网络化信息访问需求与日俱增,尽管虚拟博物馆不能完全替代实物展示的效果,但在网络交互、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不受时空限制等方面具有实体博物馆所不具备的独特功能,而其所特有的商业价值已引起广泛关注。

【虚拟戏曲博物馆建构的意义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智能配电网建构的意义论文

2.戏曲电影及戏曲的发展论文

3.戏曲论文1500字

4.民办职教发展机制建构途径探讨论文

5.智慧银行建构思路探讨论文

6.虚拟仿真课程设计探讨论文

7.民族声乐传统戏曲论文

8.传统戏曲常驻校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