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科技小论文(2)

时间:2021-08-31

  (4)主要结论

  文摘撰写要求是:准确而高度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作评价。文字要求精炼、明白,用字严格推敲。文摘内容中一般不举例证,不讲过程,不做工作对比,不用图、图解、简表、化学结构式等,只用标准科学命名,术语、惯用缩写、符号。其字数一般不超过正文的5%近年来,为了便于制作索引和电子计算机检索,要求在摘要之后提出本篇论文的关键词(或主题词),以供检索之用。

  4、引言

  引言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它写在正文之前。每篇论文引言,主要用以说明论文主题,总纲。常见的引言包括下述内容:

  (1)课题的提出背景、性质范围、研究目的及其重要性。

  (2)前人研究经过、成果、问题及其评价。

  (3)概述达到理想答案的方法。

  引言一般不分段落,若论文内容较长、涉及面较广,可按上述三个内容分成三个段落。引言里,作者不应表示谦意,也不能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对论文评价,应让读者去作。

  5、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占全篇幅的绝大部分。论文的创造性主要通过本部分表达出来,同时,也反映出论文的学术水平。写好正文要有材料、内容,然后有概念、判断、推理、最终形成观点,也就是说,都应该按照逻辑思维规律来安排组织结构。这样就能顺理成章。正文一般由以下各部分构成:

  (1)研究或实验目的

  研究(或实验)目的,是正文的开篇。该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验性强的论文,先写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通过实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课题涉及面较广,论文只写其某一方面,文内则要写清本文着重探索哪一方面的问题。并交待探索原因,效果或方法。有的论文,将此部分并入引言之中,正文部分再不复述。

  (2)实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科研课题从开始到成果的全过程,都要运用实验材料、设备以及观察方法。因此,应将选用的材料(包括原料、材料、样品,添加物和试剂等)、设备和实验(观测)的方法,加以说明,以便他人据此重复验证。说明时,如果采用通用材料,设备和通用方法,只需简单提及。如果采用又有改进的特殊材料和实验方法,就应较详细的加以说明。如果文章在国外期刊上刊载,便于对外交流,就需要标明材料成分,对照外标号做相应的说明。

  (3)实验经过

  实验经过即实验研究过程,或称实验操作程序(或步骤)等。该部分,主要说明制定研究方案和选择技术的路线,以及具体操作步骤,主要说明试验条件的变化因素及其考虑的依据。叙述时,不要罗列实验过程,而只叙述主要的、关键的。并说明使用不同于一般实验设备和操作方法,从而使研究成果的规律性更加鲜明。如果引用他人之法,标出参考文献序号即可,不必详述,如有改进,可将改进部分另加说明。叙述实验经过,通常采用研究工作的逻辑顺序,而不采用实验先后时间顺序,要抓主要环节,从复杂的事物中,理出脉络,按其发展变化顺序写。并且注意所述实验程序的连贯性,要从成功与失败、正确与谬误、可能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加以分析,达到严谨的科学性、逻辑性。

  (4)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该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心脏部分。一切实验成败由此判断,一切推理由此导出,一切议论由此引出。因此,应该充分表达,并且采用表格,图解、照片等附件。这些附件,在论文中起到节省篇幅和帮助读者理解的作用。本部分内容中,对实验结果和具体判断分析,要逐项探讨。数据是表现结果的重要方式,其计量单位名称、代号,必须采用统一的国际计量单位制的规定。文中要尽量压缩众所周知的议论,突出本研究的新发现,及经过证实的新观点,新见解。要让读者反复研究数据,认真估价判断和推理的正确性。作者在研究中,某些见解虽未充分证明,也可阐明。有些实验结果,在某些方面出现异常,无法解释,虽不影响主要论点,但要说明,供其他研究者参考。实验结果与分析,可称讨论、或称“各种因素分析”。这一部分一般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①主要原理或概念

  ②实验条件。尤其是依靠人力未能控制的缺点,要突出讲明。

  ③本题研究的结果与他人研究结果的相同或差异要讲明,并且突出研究中自己的新发现或新发明。

  ④解释因果关系,论证其必然性或偶然性。

  ⑤提出本研究存在的难解或尚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分析上述几个方面内容时,要根据各个问题的地位,相关性、因果关系以及一些例外或出现相反的结果等。均要妥为排序论述,论述中一定要符合逻辑推理形式。本部分最后也可提出下一步研究设想、或工作大纲,将供读者参考。

  6、结论

  该部分是整个课题研究的总结。是全篇论文的归宿,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说来,读者选读某篇论文时,先看标题、摘要、前言,再看结论,才能决定阅读与否。因此,结论写作也是很重要的。撰写结论时,不仅对研究的全过程、实验的结果、数据等进一步认真的加以综合分析,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而且,对论证的

  材料,选用的实例,语言表达的概括性,科学性和逻辑性等方方面面,也都要一一进行总判断、总推理、总评价。同时,撰写时,不是对前面论述结果的简单复述,而要与引言相呼应,与正文其他部分相联系。总之。结论要有说服力,恰如其分。语言要准确、鲜明。结论中,凡归结为一个认识、肯定一种观点、否定一种意见,都要有事实、有根据,不能想当然,不能含糊其词,不能用“大概”、“可能”、“或许”等词语。如果论文得不出结论,也不要硬写。凡不写结论的论文,可对实验结果进行一番深入讨论。  【扩展阅读】

  科技小论文

  今天与外婆在体育馆锻炼身体,锻炼完了该走了。忽然外婆遇见了老朋友,叫我在旁边稍等片刻。我的脚东走走西走走,我便走出大门,欣赏荷叶。

  在我身旁的小弟弟把水倒在荷叶上,那瓶用来装饮料了。我把头往那荷叶一瞧,水不见了,是被吸了还是咋了?难道是流出来了,不不不可能,那荷叶就像是我们吃饭时使用的碗不可能流出来的,这其中一定有奥秘。于是我就回家寻找着其中的奥秘,问妈妈,妈妈肯定不会,问爸爸,爸爸他说不知道。只能靠自己了。  我走进新华书店去寻找这其中奥秘,我翻开所有关于科学的书,但里面始终没有关于荷叶的任何资料。呀,我怎么没想到呢!电脑呀。

  我急忙回家打开电脑来查询这个奥秘,啊终于找到了原来荷叶的也叶面上布满一个紧挨着一个的“小山包”,“山包”上长满了绒毛,好像山上密密的植被。“山包”的顶上长出了馒头似的“碉堡”凸,。因此,在“山包:的凹陷处充满了空气,这样就在紧贴的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的空气层。由于雨水和灰尘对于荷叶上叶面的这些微结构来说,无异于庞然大物,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子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

  经过了这次调查,使我懂得了这个道理,并且告诉我们了生活类似的现象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动脑筋,去了解,去观察,去发现。奇幻的奥秘等着你来发现。

【怎样写科技小论文】相关文章:

1.怎样写好科技小论文

2.科技与未来小论文

3.科技与道德小论文

4.科技小论文总结

5.科技小论文日记

6.科技小论文例文

7.科技小论文精选

8.科技小论文3则